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遭批為“黑機關” 臺軍擬撤不滿周歲的導彈司令部

2005年01月20日 08: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20日消息 據港媒報道,由於臺軍導彈司令部屢遭批評為“黑機關”,再加上前後任“國防部長”戰略思維明顯不同,臺灣“國防部”規劃裁撤剛成立不足一年的導彈司令部,由空軍防炮司令部或空軍作戰司令部接手相關業務。

  臺軍導彈司令部是在2004年4月1日正式掛牌運作。當時有消息稱,臺軍準備建立一支導彈部隊與解放軍的二炮部隊相抗衡。

臺軍精減行動中擴編

  臺軍方透露,當初以陸軍導彈指揮部為基礎,移編海軍陸基型“雄風”攻船導彈部隊成立導彈司令部,除整合軍方導彈防禦能力外,也有替陸軍“量身打造”之意。因為陸軍近年編列高額預算維持原導彈指揮部下轄包括“愛國者”二型導彈、“天弓”、“鷹式”等近30個導彈連。

  不過臺軍除炮兵雷達及戰場低空雷達外,多數雷達編制都在空軍,陸軍並沒有長程預警能力。不論訓練或演習,導彈指揮部都要聽空軍指揮。所以,儘管軍方內部有雜音,但在陸軍出身的前任“國防部長”湯曜明強力主導下,導彈指揮部仍從陸軍獨立出來擴編成導彈司令部,成為軍方精進案中唯一組織擴編的單位。

陸空兩軍皆不願接手

  然而,儘管導彈司令部風光掛牌,但當時成立頗倉促,組織條例或組織規程都未送臺灣“立法院”審議,讓在野“立委”頗為不爽。除質疑導彈司令部適法性外,將近13億台幣的年度預算也被凍結一半,要求“國防部”項目報告後才能動支。

  據了解,已因為6108億軍購預算焦頭爛額的現任“國防部長”李傑因此不願意再橫生枝節,再加上導彈司令部目前“只有拳頭沒有眼睛”,為維持戰力一貫,幕僚建議裁撤導彈司令部,由具備長程預警能力的空軍作戰指揮部或者防炮指揮部接手。

  不過,導彈司令部將耗費鉅資添購“愛國者”三型導彈,為免排擠效應,再加上人力編制有陸軍又有海軍,對任何一個軍種而言都是燙手山芋,空軍接手意願也頗低,不排除最後回到陸軍導彈指揮部的可能。(瀟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