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醫學團隊研究基因獲突破 有望解開不孕症之謎

2003年07月16日 14:5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16日消息 臺北醫院、臺大醫學院基因體醫學中心和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等研究團隊16日發表胚胎孵化過程基因圖譜,宣稱已從人類3萬多個基因中找到70到80個突破不孕關鍵的候選基因,這對於世界上廣大不孕症夫婦而言,是一個特大福音。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北醫院附屬醫院婦産部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啟瑞領導的研究團隊撰寫的題為《利用基因晶片研究胚胎孵化過程中基因表現圖譜》論文,發表在第19屆歐洲人類生殖醫學暨胚胎學年會(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ESHRE)上。難能可貴的是,該論文以獨到的研究創意,從此屆年會收到的1200多份論文中脫穎而出,獲得大會象徵第一名的最佳壁報論文獎(Poster Award),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此發現對將來相關的研究有重要貢獻。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陳惠文表示,這次研究以老鼠受精卵的囊胚期為材料(分化30-40個細胞的胚胎),研究孵化過程的基因表現,受精卵在囊胚著床于母體的過程稱為“孵化”,就像蛋殼中的小雞要破殼孵化的過程一樣,有些胚胎可以順利孵化,有些胚胎就不能破殼,對應在人體上,若是成功孵化的胚胎,便可以著床在母親的子宮內慢慢長大,若是無法孵化就會流産,而“孵化”取決於胚胎細胞的基因作用。

  陳惠文表示,影響孵化的基因已經被找出來,總共有70到80個,這些基因主宰囊胚期胚胎是否真能破殼而出,以及破殼而出之後的附著因子。

  陳惠文説,這些基因扮演不同的生理角色,包括:細胞生長、分化、移動與附著等,對於不孕症夫婦是特大福音,至少從這70到80個的基因中可以追蹤胚胎準備著床的時機;胚胎孵化的過程中,哪些基因被活化、哪些被抑制。將這些基因解秘後,未來可以幫助不孕症夫婦排除不孕的因素,幫助他們順利懷孕。

  歐洲人類生殖醫學暨胚胎學年會(ESHRE)每年召開一次,今年7月初于西班牙馬德里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生殖醫學精英超過5300人與會,共有論文投稿1277篇。(晨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