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放開該放的 管住該管的

2013年11月29日 09:1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審批權下放力度,中央層面直接審批的投資量有望減少60%。簡政放權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緊迫要求,只有放開該放的,管住該管的,真正把政府這只“有形的手”放到該放的地方,才能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政府干預過多與監管不到位並存,是當下經濟運作諸多突出矛盾的重要根源。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兩隻手”,看不見的是市場的手,看得見的是政府的手。這些年來,“看得見的手”變成了“閒不住的手”,幹什麼事都要報批。有人曾畫了一幅審批的“萬里長征圖”,多的時候要蓋100多個章才能辦成一件事,再加上各種檢查收費,給企業、給百姓帶來了很大負擔。在“越位”、“錯位”的同時,一些地方政府“缺位”問題也比較突出,結果是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證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判斷。

    一方面,要放開該放的。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市場能夠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政府應一律不再審批;企業投資項目,除了關係國家安全、生態安全、涉及重大生産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以外,應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必須保留的審批項目,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應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層管理。

    另一方面,要管住該管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做“有為的政府”。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要依靠“有形的手”,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發展環境,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經濟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