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中國銳改 澤被世界

2013年11月12日 11:2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年11月,中國改革開放走過35個非凡歲月,碩果纍纍。35年後的今天,中國改革再臨深度整合、大幅提速的重要節點。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繪就明確的路線圖,為改革航船再出髮指明航向。

  35年來,改革讓中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讓世界受益匪淺。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由3645億元人民幣增至52萬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38668億美元。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流量87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6%,首次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中國繼續擴大海外投資將令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國家首先成為中國投資的受益者,而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同樣離不開中國。他坦言:“中國的進出口訂單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海外投資,越來越多具有競爭力的中國企業跨出國門,傳播“中國技術”,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繁榮,成為聯通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排頭兵。

  肯亞內羅畢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格裏松伊奇亞拉説,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意味著非洲能夠繼續得到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支援,有助於非洲國家發展經濟。

  埃及中國問題專家穆罕默德薩基特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認為,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促進了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和企業競爭,同時帶來産品品質的提升和價格的下降,最終受益者是全世界的消費者。

  中國已經成為助推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統計局2009年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從1978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19.2%,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也遠遠高於世界平均增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上升。

  在走過了35年改革路之後,中國再次進行深度調整,注入新動力,讓市場經濟更加健康和強勁。這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旨。中國深化改革將再次給世界帶來難得的重要機遇。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政府職能轉變是“2.0版”中國改革方案的重要內容,升級後的“中國模式”將繼續在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阿根廷經濟學家馬蒂亞斯卡魯加迪認為,中國政府30多年前進行的第一次職能轉型為這個國家的發展帶來巨大的人口和資源紅利,如今中國政府迎來第二次重大改革,由此産生的新的投資機會和更好的制度環境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韓載振認為,中國改革將推動經濟發展、穩定民生,對世界是重大利好。內需消費型經濟模式的實施有助於經濟穩定增長,刺激外國投資,對周邊國家以及全球的經濟都將起到很好的拉動作用。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科夫別爾格爾認為,“中國模式”的偉大之處在於將國家監管與市場調節有效結合,並保持兩者動態平衡。在完成政府職能轉變後,這種模式將繼續為中國發展提供保障,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未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定下基調,隨著促進市場能動性、擴大中小型企業機會、提高資本分配效率、改善消費和投資間平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世界經濟將從中獲得新的産品和投資機會。

  對於備受國際輿論關注的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保羅道格拉斯説,推動利率市場化,引入競爭機制,是中國實現長期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提高銀行業效率的重要步驟,也將為外國金融機構更深入參與中國經濟提供佳機。

  中國的發展是與世共贏的發展,在利己之時也澤被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發展是包容、全面和互鑒互利的。(執筆記者:王雅楠、蔣國鵬、施洋;參與記者:胡曉光、劉怡然、葉書宏、趙燕燕、權香蘭、高攀、陳瑩瑩、王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