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評論:破解公共管理粗放難題關鍵還得簡政放權

2013年11月04日 11:01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1月1日那天有兩則關於順德的負面新聞,可以放在一起説説。

    一則是順德道路及地標譯名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同一道路不同路段的翻譯也各不相同,拼音、英文混雜令人云裏霧裏。另一則是順德大良的黃某下班途中被兩名治安員以涉嫌嫖娼抓了,並遭到治安員數次毆打,但一個小時後被警方釋放,理由是“抓錯了”。

    從政治學的角度看,這兩則看似毫不相干的新聞説明瞭同一個問題:順德公共管理某些環節比較粗放。報道稱順德多個部門及每個鎮街均有參與道路和地標翻譯,交警部門可設置交通指示牌,城管部門可設置路牌,鎮街為了方便也豎起路名指示牌。由於各鎮街、各部門各行其是,缺乏統一管理,路名和地標翻譯五花八門、錯漏百齣。治安員抓錯並毆打市民這就更加離譜和惡劣,雖然警方已經道歉,但這事不能道歉了之,應當深入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順德公共管理的某些不足粗放似乎又可以原諒。順德是從一個農業縣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國際化程度並不高,即便是現在,順德常住人口約250萬,其中外籍人士只有5500多人,每454個人中才有一個外國人。關於國際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著5%、8%、15%、20%等多種不同的説法,順德離5%的“起步價”都有很大差距。對於公務員本來就不夠用的順德來説,為了這極少部分外國人耗費過多精力,把路名和地標的翻譯搞得百分百準確,有沒有必要,經不經濟?治安員抓錯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警力的稀缺,香港的警民比例為1:196,而佛山2005年的警民比例為1:527,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現階段佛山警民比應該更低,以致于順德這樣外來人口多、治安環境複雜的地方,社會治安不得不借助於良莠不齊的治安員隊伍,出現粗放、惡劣的情形也就在所難免。

    隨著現代政治文明的深入推進,隨著國際化水準的不斷提升,順德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公共管理水準,使公共管理精細化、規範化,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公共管理資源的稀缺。這對矛盾如何破解?實際上,公共管理資源的匱乏並不是導致公共管理某些環節粗放的必然。

    順德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目前順德區翻譯協會正與順德社科聯等部門合作,啟動順德路牌英文標準化的項目。這就提供了破解矛盾的答案——放權,發揮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的力量。最近幾年,順德在培育社會組織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這方面步子還可以再大一點,向更多的社會組織購買更多的公共服務。

    有人會説,放權可能會放出亂子來,比如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治安員隊伍,在實踐操作中經常代警察行使一些權力,以致于經常引發惡性事件,不但讓治安員隊伍臭名昭著,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城市形象。的確,執法權是不能輕易下放的。實際上,化解這類問題的方法不是放權,而是簡政。有限的警察資源一定要用在刀刃上。(雷輝)

    (作者係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高級政策分析師)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南方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