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三中全會前再訪傳奇股民“楊百萬”

2013年11月03日 15:2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中全會前瞻改革見證者)“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你的機會”

    ——三中全會前再訪傳奇股民“楊百萬”

    新華網上海11月3日電(記者 許曉青)“過幾天,新的三中全會就要召開了,我是當年十一屆、十二屆三中全會的政策受益者,開放和改革在我的身上最直接地體現出來……”有“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草根”名人楊懷定,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在上海閘北區的個人工作室內,昔日的“楊百萬”依然很忙,他一邊緊盯著三塊電腦液晶屏上的實時K線圖,一邊與新華社記者談“股”論“經”,再話改革。

    從“楊百萬”到“楊千萬”,“第一桶金”靠的是念報紙

    “很多人到今天都不知道,楊懷定當年為什麼會變成‘楊百萬’,其實是靠念報紙念出來的……”一見面,楊懷定就很感慨。

    在這間大約20多平方米的家庭“大戶室”裏,“楊百萬”和他的股友見證了接近6000點的高位,也感受了2000點以下的幾度徘徊。股海浮沉,老楊已經從“楊百萬”變成了“楊千萬”。

    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新中國逐步開放證券交易。1988年春,國庫券轉讓從7座城市開始試點,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開,還出現了異地差價。堅持每天讀報的楊懷定在報紙上反覆研究起交易的奧妙。

    “這不就和青菜、蘿蔔一樣了呀,利用國庫券的差價,你一買一賣就可以賺回一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這一年的4月21日,也就是國庫券開放交易第一天,楊懷定用東拼西湊的2萬元人民幣,贏得了“第一桶金”——800元。

    幾個月後,他斗膽取出國庫券投資收益中的1萬元,購買了100股真空電子,這只股票後來又為他帶來了豐厚收益。

    當年最多時,他訂了70多種報紙,還甚至把茅盾的小説《子夜》當作股市入門“教科書”。這樣“唸唸”不忘,念出了一個“楊百萬”。

    自上世紀80年代“楊懷定們”搶購“第一股”算起,中國股市已從最初的“老八股”,發展成為上市公司總數超過2000家、投資開戶數逾1.3億的大市場。

    “今天我不訂報紙了,但用‘阿派’(IPAD)看報。這個是我自己買的,每天看幾十個權威網站,找各种經濟、政治新聞很方便,加上看電視新聞,每天四五個小時下來,你要進行深度分析,不愁找不到股市機會。”楊懷定捧起IPAD,在記者面前熟練地戳著螢幕。

    “改革到了‘深水區’,可能沒法摸到石頭了”

    “改革到了‘深水區’,可能沒法摸到石頭了,要靠更大的膽子和更好的腦子,才能推動新的改革。”楊懷定坦言自己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也關注新一輪改革正在和即將釋放的每個信號。

    2007年以來,中國股市經歷一輪罕見的見頂、探底、再調整。一些股民認為,今天2100多點的上證指數很難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實力“等量齊觀”。楊懷定説,股民通過中國股市來分享改革紅利的期盼,還得通過金融領域進一步深化改革來實現。

    “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些年我們的股改與‘全流通’幾乎同步,整個市場承受了巨大考驗,股民通過二級市場不僅參與了國有企業改革,可以説也為之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整體的改革任務也還沒有完成。”在他看來,股市繁榮與改革深化都任重道遠,“改得好,一起分享紅利;改不好,很可能重回老路”。

    過去30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每到闖關時刻,往往是從經濟領域入手,才逐步推動。楊懷定認為“這是規律”,因為經濟領域對新鮮事物反應最靈敏。

    他關注進入“深水區”的一系列改革,比如有關利率市場化的問題,他觀察許久後推斷,一旦政策鬆動,今後可能就會出現“銀行的生生死死”,銀行股可能也會出現波動,但這都是改革的必然。而對討論許久的A股“國際板”,他則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是遲早的事,“相信條件成熟了,就會推”。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你的機會”

    “現在每天(交易日)上午9點,雷打不動,我從家裏散步到辦公室,炒股不是工作、也不是負擔,已經變成了休閒娛樂,就好像我養了一隻寵物。”

    年過六旬的楊懷定覺得現在過得挺舒服。“比起當年的2萬塊本錢,今天我股市的2000萬,資産增加了1千倍,錢夠用就好,養老也可以不靠國家、靠自己了,除了抽根煙、喝個茶,沒有什麼奢侈的愛好。”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你的機會;我老了,我特別想告訴年輕人,一定要捕捉到屬於你們這代人的機會。”他很認真地説。

    “我常説,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捕捉機會,尤其是年輕人,我想一定能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裏找到自己發財致富、改變命運的機會。”楊懷定很自信。

    如今,他和兒子合開的炒股軟體公司一直在低調運營,“楊百萬股票決策作業系統”的全國銷量大約上萬套。楊懷定的孫子今年10歲了,老楊設想,“讓他好好上學,我買了幾隻穩健的股票,一直留著不拋,將來傳給他吧”。

    今天,中國股市已非20多年前“楊百萬”們“點券成金”的狀態,更多股民要實現發財夢,除了要有“膽子和腦子”,背後還要有更加系統的制度支撐。

    楊懷定覺得,未來中國股市的改革方向應該是更趨法制化、規範化的。比如預防上市公司資訊造假、增加資訊披露的公信力、透明度等,還有很多機制性的工作要改、要做。

    他還説,跟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走,總會有收穫。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