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中國城鎮化的“下半場”應過渡到質的提升

2013年10月28日 12:0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社北京專電(記者趙曉輝 陶俊潔)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城鎮化程度大幅提高。在日前由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主辦的2013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市長論壇上,與會的嘉賓就中國未來的城鎮化模式進行了探討。

    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之路的上半場往往表現為量的擴張,下半場主要是過渡到質的提升。新華社副社長路建平在致辭中説,在新型城鎮化戰略下,城市的發展將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轉向以城鄉統籌、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

    城鎮化並不是簡單地把鄉村變為城市,城鎮化的背後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在其主題演講説,要推進以知識化、資訊化為基礎,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智慧城鎮建設,這對於創造就業、擴大內需、促進産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之路,將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新型城鎮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有機配合,形成雙重的動力機制。經濟學家周其仁認為,當前中國城市化一個缺點就是行政性太強,大大小小每個行政區域都想城市化,這跟城市化的大趨勢是不一致的。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