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李克強出訪盤點:多管齊下促自貿區升級 收穫好評

2013年10月20日 1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汶萊首都斯裏巴加灣出席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圖為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講話。中新社發 郭金超 攝

  10月7日至10月1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對汶萊、泰國和越南進行正式訪問。

  中方在東亞領導人系列峰會打出的今後10年中國—東盟“2+7”合作框架,突出務實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得到了東盟國家與會國領導人的普遍贊同。李克強亦通過多方努力,為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打造鑽石十年打下堅實基礎。

  “2+7框架”力促自貿區升級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在過去的“黃金十年”中,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12年,雙方貿易額達到4000多億美元,為10年前的5倍;相互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為10年前的3倍。

  受益於自貿區紅利的同時,高速發展的經貿關係也對現有自貿協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李克強此前在接受東盟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指出的,雙方要在“黃金十年”的基礎上,尋求新的戰略突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就下一個“鑽石十年”,李克強9日提出,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展。雙方應把握機遇,推動中國-東盟寬領域、深層次、高水準、全方位合作。在雙方“2+7合作框架”設想中,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無疑是值得矚目的焦點之一。

  “原有自貿區主要涉及傳統貿易和投資,對更深層次、更廣領域並未涉及”,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分析,未來十年,中國和東盟須逐步兌現已有承諾,建成一個沒有障礙的區域大市場,並以此為基礎,推動全方位合作。

  在外交學院教授蘇浩看來,“如果説中國-東盟關係過去的發展是‘量的擴張’,那麼未來的發展將是‘質的昇華’”。他認為,僅僅以互補方式進行貨物貿易是不夠的,中國-東盟間應形成産銷相連、深度連接的完整産業鏈條,使雙方在經濟上密切聯繫並相互依託,實現真正的升級。

  “中國-東盟應考慮做一個更高標準的自貿協定”,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中新社記者,更高標準意味著雙方將推動生産貿易、金融、基礎設施這三條供應鏈更顯著的互聯互通。

  存量增量並重推動互聯互通

  為推動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從量的擴張走向質、量並重,李克強此番做了兩手功課。首先是繼續做強具有互補特性的貨物貿易。這一特點在被媒體戲稱為“大米換高鐵”的安排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訪問泰國時,李克強承諾,中方願支援本國企業在今後5年內進口100萬噸泰國大米,並向泰國展示了中方在高鐵建設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實力。

  不過,只有生産貿易的增長遠不足以推動中國和東盟關係的升級質變。因此,在生産貿易領域之外,李克強此番也力圖推動中國和東盟在基礎設施、金融這兩條供應鏈上也能夠更顯著的互聯互通。

  對於前述的“高鐵換大米”,中國前任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告訴中新社記者,李克強在泰國推介高鐵,不僅能促進兩國推動貨物貿易,還有助於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推動泛亞鐵路建設,促進區域互聯互通,改善東南亞半島物流、貨運及雙邊貿易。

  在“2+7合作框架”中,李克強提出的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亦能夠將基礎設施和金融的互聯互通結合起來,雙頭並進。

  李向陽告訴中新社記者,該銀行的建立將有望提速中國和東盟在公路、鐵路、航運、油氣管道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從而將彼此在地緣上更加緊密地聯接在一起。

  此外,李克強也著力加強旅遊文化領域的交流,通過互免簽證等系列手段,來推動互聯互通的深化。

  作為泰國第一大旅遊客源國,中國赴泰遊客人數近年來成倍上漲。據統計,2012年入泰的中國遊客達到280萬人次。2013年僅上半年入泰的中國遊客已達220萬人次,預計全年將超過400萬人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旅遊業是泰國的支柱産業,對中國旅客“免簽”,一方面將便利出行,進一步增加中國遊客數量,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更多泰國商客赴華旅遊和投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