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巴厘島APEC峰會看點掃描

2013年10月07日 15: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系列會議正在印度尼西亞旅遊勝地巴厘島舉行。7日開幕的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把系列會議推向高潮。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亞太地區機制最完善、層級最高、影響最大的經濟合作論壇,本屆APEC峰會的主題為“活力亞太,全球引擎”,既問診地區和全球最新經貿形勢,也將宣示亞太繼續作為全球經濟引擎的決心。

  “活力亞太”再出發

  近些年,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迅猛發展,被公認為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區,也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前行的主要牽動力。

  同時,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內部政策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的不確定因素。受美日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衝擊波影響,亞太一些新興經濟體出現資金流出、本幣貶值、通貨膨脹等徵兆,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這也對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不利。

  亞洲開發銀行2日發佈的《亞洲發展展望2013》更新版將亞太地區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原來的6.6%下調至6.0%,將2014年增速從6.7%下調至6.2%。

  對於亞太能否繼續作為全球經濟引擎,西方媒體和市場人士議論紛紜。本屆峰會設定“活力亞太,全球引擎”的主題,正是對亞太經濟繼續引領全球的再次確認。與會領導人對當前全球經貿形勢的看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評估,如何協調各方政策,以及對激發亞太活力有哪些創新和對策,備受矚目。

  茂物目標欲提速

  本屆峰會的主要議題包括推進實現茂物目標、推動可持續、公平增長以及亞太互聯互通等。

  同樣在印尼,APEC領導人1994年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以貿易自由化、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經濟和技術合作為主要支柱的茂物目標,並將2020年定為達成目標的期限。

  茂物目標設定後,APEC在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長足進展。APEC秘書處提供的數據顯示,該組織域內貿易平均關稅水準已從1989年的17%降至2011年的5.7%。

  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山澤逸平是《茂物宣言》的見證人。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目前距茂物目標的達成期限僅剩7年,有些學者對茂物目標能否如期達成表示悲觀,他本人也很關注巴厘島峰會如何評估茂物目標的達成現狀,以及會否提出相關路線圖。

  一體化的“多元化”

  本屆峰會上,有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討論註定將成為熱點之一。

  與APEC部長級會議和峰會並行,參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談判的12國也將在巴厘島舉行部長級和首腦會議。據報道,在美國主導下,將於8日舉行的TPP首腦會議可能發表“TPP談判達成原則一致”的聲明。

  此外,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會議12月將在巴厘島舉行,為挽回多哈回合、重啟全球多邊貿易談判的努力也將進入衝刺階段。而在本屆APEC系列會議開幕前,東盟十國與中日韓、澳新印16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剛剛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結束新一輪談判。

  上述談判的進展,直接影響亞太和世界經濟以及全球多邊貿易體制走向。TPP談判參與國也是APEC成員,而RCEP參與談判國大多也在APEC框架內。如何使上述自貿談判互相整合而不衝突,相互促進而不拆臺,考驗著APEC的協調和凝聚能力。

  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博拉爾德指出,要保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同架構安排最終“殊途同歸”。山澤逸平説,他很關注APEC峰會宣言和TPP首腦會議聲明如何提及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自設想,如何兼顧域內不同自貿理念和實踐的整合問題。

  APEC與中國

  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領導人出席了歷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巴厘島峰會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席APEC峰會,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中國1991年正式加入APEC以來,該組織就成為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開展互利合作、推行多邊外交、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舞臺。中國通過參與APEC促進自身發展,也為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澳大利亞理工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肯沃勒指出,中國新領導層正致力於深入推進國內改革,儘管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所放緩,但仍將是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力。

  山澤逸平説,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同年主辦上海APEC會議,這是中國融入全球貿易體系的起點,期待2014年的APEC會議能給世界帶來新的驚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