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劉雲山:關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幾點認識

2013年09月10日 01:16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9月1日,中共中央黨校舉行2013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雲山出席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關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幾點認識

  劉雲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明確提出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突出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現實意義在哪,怎樣才能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借此機會,我講幾點認識,供同志們參考。

  一、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的具體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內政治生活的一個基本原則。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從來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於公開承認、修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能夠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培育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與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一道成為黨必須始終堅持的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已成為我們黨最深厚的優良傳統,成為我們黨最具活力的“生命要素”。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就是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發展壯大的。從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自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歷史關頭,總是敢於拿起這一武器,排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保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凝聚起強大的奮進力量。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後,“八七會議”在批評黨內右傾錯誤基礎上,開始探索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正確道路,後來才出現了“紅旗漫卷西風”的革命高潮。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對當時黨記憶體在的“左”的傾向、對紅軍內部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進行了堅決抵制和批評。長征路上,遵義會議通過嚴肅的思想鬥爭,扭轉“左”的錯誤,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延安整風更是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的成功典範,通過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消除了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等不良作風的影響。黨的七大明確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確立為黨內生活的一個基本方法,確立為黨員幹部必須遵循的一個行為準則。通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全黨思想上高度一致,組織上空前團結,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為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繼續堅持和發揚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五十年代初的整風、整黨,以及後來的“七千人大會”等,都比較好地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解決了當時黨內思想、作風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黨果斷撥亂反正,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恢復了包括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內的優良作風,實現了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從而開啟了黨的事業發展的新征程。八十年代的整黨和後來的“三講”教育、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都貫穿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要求,在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統一全黨思想,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活力。

  九十多年黨的建設實踐充分表明,什麼時候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弘揚得好,黨內就風清氣正,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就強,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反之,什麼時候丟掉或者歪曲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缺點錯誤就難以得到糾正,黨的事業就會受損失、就會走彎路。可以説,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不斷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是堅強黨的組織、推進事業發展的有力武器。無論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面臨的環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優良傳統決不能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決不能變,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決心和勇氣決不能丟。

  二、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法寶

  什麼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簡而言之,就是黨組織、黨員個人對黨內同志,黨員個人對黨組織的缺點錯誤及時指出、深入剖析,在原則問題上進行積極的健康的思想鬥爭。毛澤東同志説,“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標誌之一。”有了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就能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是為了“防範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襲”,及時發現和糾正自身存在的缺點,促進黨的組織健康發展和黨員幹部健康成長,可以説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寶。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法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可能不犯錯誤,關鍵是過而能改,及時發現錯誤、勇於糾正錯誤。如果犯了錯誤自己渾然不覺,又不允許別人指出,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黨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從來不犯錯誤,而在於我們黨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具有自我糾錯的能力。我們黨始終追求真理,正確的就堅持,錯誤的就改正。黨越是積極健康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就越能堅持真理,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繼而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發揚黨內民主、增進黨的團結的法寶。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係、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民主監督的制度環境,離不開積極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我們黨內,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不同的意見相互碰撞、相互交鋒,有利於從原則上分清是非、從思想深處形成共識,從而形成同心同德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那種放棄批評和自我批評,無論“一言堂”“家長制”,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團和氣,都不是真正的民主,也不是真正的團結,而是缺乏黨性原則的表現,最終只會讓我們消解奮進的銳氣、喪失創新的勇氣。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踐行黨的宗旨、密切聯繫群眾的法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説得對,我們就改正。”為了人民根本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是我們黨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真諦所在。只有虛心聽取群眾的批評意見,才能更好地根據群眾的期盼來制定方針政策,也才能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明察為政得失,對照群眾意見來改進各項工作。有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是對黨員幹部群眾立場、群眾感情的重要檢驗。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執行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形象的法寶。黨的紀律攸關黨的作風、黨的形象。遵守黨的紀律,既靠黨員個人的思想自覺,也離不開黨組織、黨內同志、人民群眾的監督提醒。禍患生於幽微,防範當於未然。在執行黨規黨紀方面,當一個黨員幹部出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時,如果有人“拉拉袖”、提個醒,就有可能將這些問題制止在萌芽狀態;在問題比較嚴重時,如果有人大喝一聲、猛擊一掌,就有可能起到猛然警醒、懸崖勒馬的作用。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維護黨紀黨規的有力保障,而放棄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會使黨的紀律鬆弛渙散,使黨的形象受到損害。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