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各地基層群眾熱議全國道德模範評選

2013年08月21日 17:4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各地基層群眾熱議全國道德模範評選

    當越來越多的人像他們一樣做人做事,中國夢還會遠嗎——各地基層群眾熱議全國道德模範評選

    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正在進行中,越來越多的群眾踴躍參與、積極投票,評議也日益升溫,對於很多生活在這些道德模範身邊、對他們“知根知底”的親人、朋友和同事來説,不僅打心眼裏高興,更引以為榮:“他們是咱百姓心中真正的榜樣。”

    衡水市“大愛仁醫”、冀州市職工醫院院長吳殿華是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前不久,年近八旬的他遠赴甘肅岷縣抗震救災,還帶回了兩名受災群眾免費救治。

    吳殿華同事、職工醫院醫護人員焦國平説:“老院長這次入圍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我和醫院的姐妹們都替他高興。但我知道,老院長並不特別看重榮譽,他腦子裏想得最多的就是怎麼救治更多的病人。我曾多次跟隨老院長抗震救災,在災區異常艱苦的日子裏,我時刻都能感受到老院長那顆感恩社會、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老院長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時間回溯至1961年,吳殿華所在的醫院接收了一位腰椎及膝關節結核病患者孔秀玲。病人已經兩年多不能下床,並且關節的壞死骨仍在向嚴重發展,救治她的唯一辦法就是進行鮮骨移植。然而,孔秀玲的親人都不具備取骨條件,結果,吳殿華親自為孔秀玲獻骨。

    孔秀玲的孫子李明説:“從小就聽奶奶一直説,是吳院長給了她第二次生命,我們全家人一輩子都感激吳院長。像這樣的醫生,咱老百姓信得過!”

    浙江奉化“獨臂校長”龔金川,14歲時因高壓觸電截了肢。但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韌,40年來他堅守在農村教育崗位上,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兩把三角板,一根粉筆,他用右臂殘肢抵著三角尺,用左手畫出堪稱完美的平行線。”如今已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的葛麗輝曾是龔校長的學生,“在我們這群孩子的眼裏,校長就是一個‘超人’。他拿著鋤頭,一米一米地為我們鋪出一百米跑道;他一隻手寫漂亮的板書,一隻手打乒乓,一隻手和人比俯臥撐,一隻手帶出奉化第一支舞龍隊……沒有右手的他卻無所不能。”

    “去年10月底,他從冰冷的奉化江中獨臂托起落水的老太,回來卻輕描淡寫地説了句‘不小心掉河裏了’,還被我數落了幾句。”妻子蔣志琴説。

    “龔校長出名了,他卻不曾為這個‘名’有什麼感覺,只為能夠繼續做好事而感到由衷的幸福。”鄰居樓淑琴在談到這個樸實無華的老人時説道。

    18歲,年輕女孩花樣的季節,她開始收養流浪的智障兒。一年,兩年,十年,十幾年的堅持。一個,兩個,十幾個,幾十個的智障兒,因她的愛護和教養改變了命運——創辦了吉林省善滿家園智障人托養康復中心的胡艷蘋,經歷千辛萬苦,幫助、救助了大批智障兒童,她的智障慈善事業也日益得到社會廣泛關注。

    從事教育工作的宋戈談到胡艷蘋時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智障的孩子是偉人。作為一位普通的女性,胡艷蘋身上既體現了母愛的情懷,更彰顯了人性本真的力量。我在胡艷蘋的身上,尋找到了教育的源泉和力量。

    胡艷蘋的朋友李德富為胡艷蘋成為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的候選人深感自豪,他説,胡艷蘋從擺地攤開始打拼著自己的事業,並把多年來攢下的積蓄投入到了救助智障人的事業中,她讓所有的朋友懂得,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只有向全社會傳播愛心的人才是一個時代心靈最美的人!他感慨道:當越來越多的人拿道德模範的標準要求自己時,中國夢還會遠嗎?(記者白林、魏董華、趙夢卓)

    (來源:新華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