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沒有底線,網際網路就沒有未來

2013年08月20日 19:47 來源:新華網-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近日舉辦的“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就承擔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共守“七條底線”達成共識。“七條底線”是: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資訊真實性底線。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的代表們經過熱烈討論也一致贊同,並向社會發出倡議,自覺抵制違背“七條底線”的行為。

  “七條底線”在網路上引起熱議。雖然有人認為“七條底線”有所重復,也有人提出了其他的底線要求,但一個基本的共識是:網路的發展不能沒有底線。為了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為了網際網路不在虛假資訊、攻擊謾罵、肆意傷害中走向毀滅,為了保障公民的權利和國家的利益,必須要設定一個不能逾越的底線。沒有底線,網際網路就沒有未來。

  在網際網路上做什麼、説什麼,這是人們的自由,而不能做什麼這叫底線。底線是自由的保障,如果沒有底線的約束,人們的網路自由就會蕩然無存。“七條底線”就是通過設定一些不能突破的,在“哪些方面絕不能突破”、“哪些事絕不能做”上形成基本的共識,從而保障人們的網路自由,保護公民權利、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公共秩序和道德風尚免受侵害。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要對“七條底線”有一個理性的認知,不能把它僅僅當成一種“管制”方式,恰恰相反,它是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權利。

  雖然中國的網際網路立法並不滯後,一直受到法律的規範,但由於其發展非常迅猛,網路空間自我規範的速度遠遠落在了技術更新換代的後面,這導致網路空間缺乏清晰、剛性、公共認同的底線意識,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比如,資訊真實性應該是一個基本要求,不製造謠言,不傳播謠言,應該是公認的規則。可這個規則在我們的網路社會並沒有形成共識,一些造謠傳謠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用“以謠言倒逼真相”之類冠冕堂皇的理由去粉飾造謠,這種情況下,倡導“資訊真實性”底線就非常必要。

  其他的底線也是如此,無論是法律規範底線,還是國家利益底線,都確實是低得不能再低的標準。上網要守法,要捍衛國家利益,都是天經地義的事,無論你是一個小網民,還是一個大V,都得遵守,這就是底線。底線之上,是你的自由,底線之下,你就侵犯了別人的自由,就要受到懲罰。可這種基本的是非觀並沒有得到尊重,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説所遮掩,被一些顛倒黑白的邏輯所混淆,所以需要以公約的方式重申並強調。

  沒有底線,網際網路就沒有未來。因為沒有底線,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在混亂中走向自我毀滅。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帥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帥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中國青年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