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習近平再訪西柏坡側記

2013年07月14日 10:5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再訪西柏坡側記

  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革命舊址同當地群眾握手交談。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7月11日至12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自己聯繫的河北省調研指導。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説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説,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11日下午,習近平在上午到石家莊正定縣進行調研之後,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幹部和群眾座談時鄭重作出這個表示。

  新中國從這裡走來——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平山縣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西柏坡成為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

  習近平30多年前在石家莊市正定縣工作時就到過西柏坡,其後又多次來。這次是他到中央工作後第二次來。

  青山滴翠,細雨濛濛。11日下午4時許,習近平首先來到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五大書記銅像前,“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鮮花鋪就的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總書記來了!”驚喜的人們紛紛圍了上來,有的大聲問好,有的搶著握手,更多的是拿起手機、相機,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刻……

  西柏坡紀念館內,一塊展板讓習近平久久駐足,上面寫著“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這是中國共産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佇立展板前,習近平一一對照著説:“不做壽,這條做到了;不送禮,這個還有問題,所以反‘四風’要解決這個問題;少敬酒,現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少拍掌,我們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這一條堅持下來了;第六條,我們黨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毛澤東用過的轉椅,周恩來用過的辦公桌,董必武用過的最新華北詳圖……從西柏坡紀念館、毛澤東舊居到中央軍委作戰室、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文物前,習近平認真聽取工作人員講解,不時詢問有關情況。

  17時許,習近平在一間長方形的土坯房——著名的九月會議舊址召開縣鄉村幹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會。

  “黨的生日剛過,我們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瞻仰舊址,重溫革命前輩的諄諄教導,同時見見西柏坡的父老鄉親們。”大家圍坐在一起,習近平開門見山,“這次來,主要是就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同大家談談心,聽聽你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們不講套話,請大家有啥説啥。”

  “百姓生活在逐漸提高,為什麼感覺和我們的距離反而有點遠了?”平山縣委書記、西柏坡管理局黨工委書記李旭陽第一個發言。他説,平山縣委把幹部和群眾的感情問題作為突破口,帶著真情教育幹部,帶著親情服務群眾,帶著激情幹事創業,一方面加強幹部隊伍作風整頓,向717個村派出小分隊,宣講政策,進行幫扶,一方面積極謀劃把縣域經濟做大做強,力爭3年摘帽脫貧。

  西柏坡鎮黨委書記李新海在西柏坡工作已有7年多。他説,為加強同群眾的聯繫,鎮黨委採取了措施,第一個就是在今年年初向群眾發放民心卡,上面寫有鎮裏幹部的電話,便於群眾聯繫和監督。

  習近平聽了馬上問:“民心卡是發到所有的村?”

  “對,發到村裏面。”

  習近平又問:“幹部都聯繫到村?”

  “幹部都有包村,有的幹部包一個村,有的兩個村。”

  “一共多少個村?”

  “16個村。”

  “把老一輩的優良傳統發揚好,把西柏坡優勢資源利用好,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建好景區,為群眾多辦實事,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李新海表示。

  “這項活動非常必要,非常及時,説明黨中央和人民群眾心連心”“希望活動不是短期的,希望領導幹部經常到農村看看,多了解百姓想法”“希望把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扎紮實實搞下去”“建議加大惠農政策扶持力度”……燕尾溝村黨支部書記任建中、西柏坡村老黨員代表閆青海、平山鎮孟堡村群眾齊利沙也先後發言。

  習近平邊聽邊記,不時插話交流……

  70多歲的閆朝書是西柏坡村的老黨員,身體不太好,習近平以前見過她。見到老人,總書記關切地問候並徵求她的意見,叮囑她要多保重身體。

  18時06分,時間不早了,鄉親們結束了發言。習近平環視著舊址,這間屋子意義非同尋常。正是在這間簡陋的房間裏,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提出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的戰略任務,要求軍隊向前進。會議作出關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要求各級黨組織增強紀律性,還強調要繼續克服某種程度上存在著的成分不純、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的不良現象。

  “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習近平説,“剛才幾位同志從不同角度談了一些認識,對黨的作風建設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都很好。”

  習近平表示,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僕意識和為民情懷。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説,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每次來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兩個務必’,主要基於哪些考慮?我們學的還有沒有不深不透的?‘兩個務必’耳熟能詳,但在當前形勢下我們能不能深刻領會‘兩個務必’,使之更好指導當前黨的建設?今天如何結合新的形勢弘揚?”一連串的問題,反映了總書記的深沉思考。

  這是總書記的深刻感悟——他指出,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鄭重提出“兩個務必”,是經過了深入思考的。這裡面,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曆史上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也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這是總書記的客觀分析——他表示,“兩個務必”的提出已經過去60多年了,我們對“兩個務必”堅持和弘揚得怎麼樣?應該説總的是好的。正是因為始終強調和堅持“兩個務必”,我們黨才能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繫,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就要靠頭腦清醒,靠保持“兩個務必”。

  這是總書記的明確提醒——他強調,這麼多年中央經常講、反覆提“兩個務必”,圍繞改進作風發了不少文件、採取了不少措施,但為什麼背離“兩個務必”,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那一套還有不小的市場?為什麼還有些人對不正之風樂此不疲?主觀上説,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沒有解決好。客觀上説,主要原因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在有些地方沒有落到實處,在一些方面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松。

  房間內十分安靜,人們凝神傾聽……

  習近平條分縷析,娓娓道來,使人們進一步明晰了黨中央作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一戰略部署的初衷所在,也進一步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堅持“兩個務必”要從領導幹部做起,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央要求領導幹部帶頭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中央政治局帶頭改進作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就是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堅持“兩個務必”,以實際行動給全黨改進作風作好表率。

  ——各級領導幹部要響應中央號召,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實解決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産黨就最講“認真”,只要我們動真格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央有信心在全黨同志共同努力下,把黨的作風建設搞好。

  ——希望各級領導幹部從現在做起,雷厲風行,説到做到,帶頭堅持“兩個務必”,把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要求落實到履行職責的各個環節,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解決幹部身上的作風問題,群眾也有責任,這種責任就是多提建議、認真監督。中國共産黨是代表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群眾監督我們的黨、我們各級組織、我們的幹部,責無旁貸……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莊嚴承諾;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號召。

  習近平最後表示——

  “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正在征程中。‘考試’仍在繼續,所有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接過了黨、國家、人民交給我們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們一定要接好這一棒。”

  習近平的話語,在人們耳畔久久迴響……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