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專家:習奧會重實質不重形式 將是一場“頭腦風暴”

2013年06月07日 09:2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6月7日即將開啟加州“莊園會晤”。為此人民網專訪了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明明。

  “這次會晤既有象徵意義又有實際意義”,陳明明説,其象徵意義在於,加州是西海岸通向亞洲的門戶,體現了美國對華的重視程度;而其實際意義是,兩國領導人在一個很安靜的莊園討論問題,“不是國事訪問,也不是正式訪問,就是兩個人見面”,沒有其他活動的打擾,重實質而不重形式。

  他介紹説,此次會晤以一種“頭腦風暴”的方式展開,真正交流的時間比正式訪問和國際會議上的交流時間多得多,其目的不是“公共外交”,而是實打實的。而“公共外交”面對的是公眾,如開展演講、參觀活動等。“這次都沒有,全部是實質性的。”他説,雙邊關係的一些政治問題,貿易逆差,特別是朝鮮、伊朗、敘利亞問題以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即TPP協定)等一些熱點問題都將涉及;在中美關係上,中國到底是以什麼戰略為主,而中國發展了,美國又是什麼態度,這都需要深層次的進一步溝通。

  據了解,中美兩國完成各自重要國內議程以後,兩國開局良好,雙邊交往頻繁。近幾個月,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國務卿克裏、參聯會主席登普西先後訪華,兩國新一屆政府經營的中美關係開局良好。

  “首先派出財政部長,這在中美交往史上很少見。”陳明明説,去年2月習近平主席就曾以副主席身份訪美,因而沒有再次對美進行正式訪問的計劃,今年雙方見面本應在9月份的俄羅斯聖彼得堡G20會議上。但對於彼此關係如此緊密、雙方地位如此重要兩個國家,9月才開始進行首腦會談顯然不能滿足兩國的外交需求,陳明明認為,“雙方都有一種早日會晤的緊迫感”。

  “所以奧巴馬向習近平主席主動提出了會晤邀請,”陳明明總結説,習主席赴美此行主要增強戰略互信,目的是建立新型大國關係,雖然只是見面,但這為未來幾年中美關係如何發展,定下了基調,提供了動力。(王呈)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