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迦納中國採金者被指虐待當地黑人 中國使館回應

2013年06月07日 08:31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當地時間5日,中國駐迦納大使館通報稱,迦納政府抓捕涉嫌非法採金中國公民,起因是近日來迦納的大規模打擊非法採金行動。目前,使館已與迦納總統府交涉,加方表示,近期將暫停在非法採金礦點以外的地點抓捕非法採金人員,併為中方非法採金者回國提供便利。

  此外,使館發言人還就網路傳言向新京報記者做出解釋,稱目前尚未接到打砸搶燒中國人財産的報告,但他承認非法採金人員與當地居民關係並不融洽。

  迦納方將暫停“抓人”

  根據中國駐迦納大使館消息,6月2日晚,加執法部門對位於中部省敦誇地區的金富豪酒店進行了突擊搜查,多名中國涉嫌非法採金人員被逮捕。

  截至6月5日上午,加方共抓捕124名涉嫌非法採金的中國公民。被抓捕中國公民目前被羈押在加移民局拘留所。使館發言人于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新增的人數,使館仍繼續對此次事件進行關注和核實。

  對於迦納方面在抓扣非法採金中方人員時過度執法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駐迦納使館負責人已緊急向迦納總統府高級官員提出交涉,要求迦納方面在治理行動中務必文明執法,並制止當地居民搶劫行為,切實避免中方人員安全與合法權益受損。

  于傑對本報記者表示,事件發生後,使館立刻與迦納總統府相關官員進行交涉,對加執法部門到礦點以外的中方人員聚居點實施搜捕行動表示嚴重關切,要求加方立即停止類似行動,給予中方在押人員人道主義待遇,保障其安全與合法權益。

  加方表示,近期將暫停在非法採金礦點以外的地點抓捕非法採金人員,同時為有意回國的中方非法採金人員提供便利。

  中國使館未接到“打砸搶燒”報告

  網路傳言稱在押人員被關在迦納移民局黑監獄,于傑表示,使館工作人員已經多次進入了看守所探視被關押人員,送去食品和飲用水等生活用品,安排中國援加醫療隊和其他華人診所醫生對被押人員進行檢查和治療,並派發藥品。在押人員除個別患瘧疾外,沒有重病和受傷情況。

  對於網上流傳迦納人打砸搶燒中國人財産問題,于傑表示,目前使館還沒有接到通報。

  于傑對新京報記者介紹説,“迦納執法部門在成立之日就宣佈,要將所有從事非法採金的設備進行沒收或銷毀。所以對這些設備進行沒收或銷毀是迦納方面執法的一部分。”“但是對於打砸搶中國超市和餐館的事情,使館方面目前沒有接到報告。”

  昨天,網上流傳中國非法採金人員虐待當地黑人的情況,于傑表示使館對這一情況並不十分了解。但于傑稱,中國非法採金人員與當地居民關係並不融洽。“當地人很反感這些非法採金人員,雙方有對立的情緒。”

  ■ 背景

  中國駐迦納大使館通報稱,今年5月以來,迦納政府成立打擊非法採金專項工作組,陸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打擊對象包括所有在加從事非法採金的迦納本國人和外國人,以及將採礦許可、土地出賣或轉讓給外國人經營的幕後者。

  加方宣稱將把所有在加從事非法採金的外國公民遣返回國,並沒收一切非法採金設備。

  中國駐迦納大使館提醒廣大旅加中國公民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合法經營。使館將協助有意願回國的涉嫌非法採金中國公民有序撤離。

  ■ 回應

  “其實中國人很友好”

  加中貿促會稱採金者大多友好,否認歧視迦納人,剋扣迦納工人口糧

  新京報訊 (記者劉剛)近日,一則有關中國採金者歧視、侮辱迦納人的帖子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發帖者自稱係曾在迦納採金的中國人,發帖者稱,在迦納的中國採金者“每天都有不同程度侮辱與歧視黑人的行為”。

  發帖者稱,中國人“剋扣口糧”,迦納人“幹最苦最累的活,卻只能吃最差的伙食”;“中國人喜歡給黑人起侮辱性綽號”等行為。

  迦納-中國貿易促進會秘書長劉文民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稱,其實絕大多數中國人對待當地工人都是很友好、關心的,不能因為個別人不好的行為來以偏概全。

  不存在歧視

  劉文民説,“對黑人侮辱和歧視不存在。中國人大都善待迦納人”。但劉文民説,有時由於語言障礙,溝通不暢會有説氣話的情況。

  不剋扣口糧

  “剋扣迦納工人口糧的事情幾乎不存在,説迦納人幹最苦的活是不對的。”劉文民説,一般都是迦納工人和中國採金人一起幹活,迦納工人生活費是每天3塊塞地,都是他們自己安排做飯,不存在什麼吃最差的伙食。

  警察追究侮辱女性者

  對中國採金者侮辱當地女傭的説法,劉文民同樣否定,“不能排除個別人有這樣行為,如果有這樣行為,當地人會報告警察局,警察會處理這些事情,中國工人基本都害怕迦納警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