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將在特多會晤加勒比八國領導人(圖)

2013年06月02日 14:26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近平將在特多會晤加勒比八國領導人

  哥斯大黎加大型體育館 2007年6月1日,中國援建了哥斯大黎加8900萬美元的體育館項目。圖為位於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的市中心的中國援建的大型體育館(2011年11月29日攝)。新華社 記者 查春明 攝

習近平將在特多會晤加勒比八國領導人

  安巴板球場 為支援加勒比地區舉辦2007年板球世界盃比賽,中國為安地卡及巴布達援建了一座1萬人座板球場。圖為2007年2月建成移交的安地卡及巴布達板球場。

習近平將在特多會晤加勒比八國領導人

  格瑞那達國家板球場 中國援建的該板球場已成為格瑞那達的地標性建築。中國採取多項措施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僅用11個月就完成施工,為格成功舉辦2007年世界盃板球賽創造了條件。圖為板球場全貌。

習近平將在特多會晤加勒比八國領導人

  特多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2007年,中國方面設計承建該建築,並提供相關貸款。2009年英聯邦首腦會議,開幕式主會場設在此。圖為建築外貌。

  綜合新華社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並將與牙買加等加勒比8國領導人舉行會晤,與8個加勒比國家的領導人共同探討加強和深化雙邊合作的途徑與方式。

  中國和加勒比地區雖遠隔千山萬水,但近年來中加各領域合作進入“快車道”,雙方互利互惠效果明顯。當前,中國和加勒比國家的關係整體呈現“明顯上升”:即政治互信水準明顯上升,經貿往來和合作水準明顯上升,中國在加勒比國家的正面評價明顯上升,加勒比地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立場的力量明顯上升。

  習近平主席此次加勒比之行,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全方位外交的戰略佈局,必將譜寫中國同加勒比國家友好關係的新篇章,對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産生深遠影響。

  ■ 解讀

  為何在特多會晤其他國家領導人?

  昨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玉琴認為,習近平主席在出訪特多時,與8個加勒比國家分別舉行雙邊會晤,是種特殊安排。

  劉玉琴介紹,一般來説訪問一個國家,只和這個國家的領導人進行接觸和會見,是一種雙邊會晤。我們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英語加勒比國家,行程安排有限。但我們有意願和加勒比地區除特多以外的國家進行接觸,而其他的國家對於與中國合作也有很強烈的願望,希望能夠同我國領導人進行接觸。我們就利用這種機會促成這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劉玉琴還分析,加勒比地區國家不是很大,相互距離很近,本身相互交流頻繁。加勒比國家聯盟總部也在特多,特多和加勒比國家聯盟應該在此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諸多因素在一起,就安排了這樣特殊的會晤方式。

  前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楊優明認為,這樣安排也在情理之中。中國國家主席訪問加勒比所有國家不可能,把這些國家領導人全部邀請來中國訪問很難,所以這次就把另外幾個與我國已建交的英語加勒比國家領導人請到特多。

  楊優明説,通過這樣的會見,能夠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尋求進一步合作的機遇。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閆欣雨

  ■ 延展

  中國援建加勒比 不少項目成“名築”

  近年來,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的積極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中國高品質、高效率承建機場高速公路、現代化體育場和會議中心;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為當地提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當一些加勒比國家深受國際金融危機之苦、債務負擔沉重之時,中國“雪中送炭”。

  多年來,中國對拉美、加勒比地區進行了援建。不少援建留下的建築,世界著名。

  另外,還有一種援助模式,是當地政府啟動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由中國企業直接承建,中國銀行提供貸款。比如,至2011年底,委內瑞拉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2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貸款組合。

  新京報記者 閆欣雨

  聲音

  國與國的援建項目要經過雙方商定,一方面根據被援國的需求,另一方面考慮援建國的力量。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承擔一定國際義務是應該的。對一些相對弱小的國家進行援助,在國際上並不是中國特有。在一些國際事務的核心利益上,接受我們援助的小國也會對我們進行政治上的支援。

  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情況不同,其經濟的整體水準較高,也有經濟欠發達國家。所以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援建主要集中在一些經濟實力相對較差的國家。對於巴西、墨西哥等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更多的是建立合作關係。

  ——昨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玉琴介紹

  加勒比國家聯盟

  1994年7月24日,加勒比地區25個國家和12個未獨立地區的總統、政府首腦或外長在哥倫比亞的卡塔赫納簽署了加勒比國家聯盟成立紀要,加勒比國家聯盟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聯盟是政府間的協調、協商和合作機構,主要目的是最終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據新華社

  中國與加勒比國家交往歷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加勒比國家相繼獨立並同中國建交。

  2009年2月,在金融危機影響加勒比地區國家經濟之際,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拉美、加勒比國家。牙買加《觀察家報》發表社論説,當世界資本市場紛紛向牙買加關上大門時,中國可謂“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

  2004年,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成立。

  2010年,雙方貿易額從2004年的20.2億美元躍升至2010年的71.6億美元。加勒比各國積極參展上海世博會。據新華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