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

2013年06月02日 14: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增強群眾觀點、自覺實踐群眾觀點,需要切實擺正位置、端正態度,轉變官僚主義習氣的工作作風,建立幹部在群眾中開展工作、工作在群眾中開展的機制。怎樣做到這一點?我們約請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來解答這一問題。

  黨的作風問題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中國共産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成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保證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勝利。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黨成了執政黨,並且是長期執政的黨,實行了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作風問題顯得更加重要。我們多數黨員經受住了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考驗,但也確有少數黨員和黨員幹部滋長了嚴重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等脫離群眾的不正之風,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工作作風問題絕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作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針對當前黨的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大決定,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開展一次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十分必要的,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關係的一項重大舉措。

  根本問題是什麼

  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是根本問題。作風是立場和世界觀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有什麼樣的立場和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作風。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理念。我們的黨員、幹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所謂放到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説,必須把人民當主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把人民當英雄,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必須把人民當老師,全心全意向人民學習。這就是我們的立場,這就是我們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抓作風,從根本上説,就是抓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我們必須從這樣的高度來抓好這次教育實踐活動,解決種種不符合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作風問題。

  關鍵環節抓哪個

  當前,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關鍵環節,用制度建設的進步保證群眾路線的貫徹和落實。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這一點,對於轉變作風具有關鍵性意義。思想教育是基礎,解決的是自律問題;制度保障是關鍵,解決的是他律問題,二者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收到實效。制度就是規矩,在規矩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制度之外的權力。違規就要問責,就要付出代價。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嚴格以制度規範為尺規,檢查各種違規行為;也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制定出各種新的制度,完善我們的制度體系。黨有黨紀,國有國法,不許逾矩,這是底線。底線就是高壓線,不許碰,也碰不得。制度規範人,也造就人。只有建立完備系統、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並且在實施中嚴格執行,才能造就出好的作風、好的隊伍。

  領導班子怎麼做

  作風建設,領導班子是重點。從領導做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育才有説服力,制度才有威懾力。中央制定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並且雷厲風行,身體力行,在全黨帶了一個好頭,深得黨心民心,在全黨和全社會産生了很好很大的影響,極大地增強了廣大幹部推進作風建設的信心。只有從領導做起,一級抓一級,説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黨風建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否則,就可能流於形式。抓黨風廉政建設,必須真抓實幹,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幹勁。 (楊春貴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