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舉牌調侃校長開房女子被拘 網友認為其遭警方報復

2013年06月02日 10:2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葉海燕案應脫離口水回歸法律本身

  當地警方應充分披露案情,拿出使人信服的證據回應質疑。

  民間女權工作者葉海燕,在發生過校長與小學女生“開房門”的某小學門口舉牌:“校長:開房找我,放過小學生”,這引起網友競相模倣。但是5月30日,葉海燕突然在其居住地廣西玉林市博白縣,因故意傷害被警方“行政拘留”;但案件的起因、經過、警方的處置疑雲重重,不少網友認為:葉因為舉牌遭到警方報復。

  公安部門的通告稱:當天博白縣婦女張某等人認為,2012年葉海燕在網路上污衊她們所開的旅社為“性交易10元店”,為此找葉要求賠償;雙方發生爭執,葉持菜刀將三人砍傷。警方通報稱:“法醫鑒定為輕微傷”,“葉海燕因涉嫌故意傷害他人被博白警方行政拘留”。

  首先,既然“法醫鑒定為輕微傷”,那麼此案就不涉及刑事問題,而是治安案件。行政拘留不同於刑事拘留,它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處罰,一是必須在查清事實之後做出,二行政拘留必須有明確的期限。但警方通報裏稱:葉海燕因“涉嫌”故意傷害他人被行政拘留。如已查清案情,就不能稱“涉嫌”;如已做出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那就應有明確的拘留期限。且案發多日,當地公安依然沒主動披露:葉海燕到底還要被“行政拘留”多久?這種不透明的做法使本案平添疑雲。

  其次,本案的核心問題在於葉海燕持刀傷人,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或者是蓄意傷人?警方稱:警察到現場時3人已經受傷,其他人並不是和3名婦女結伴而來;葉海燕的出租屋是工作室,屬於公開場所,3名當事人並沒攜帶器械進入。這最多排除了受傷者蓄意持械、非法侵入民宅的可能性,並沒有排除葉海燕是受到多人的攻擊之後,持刀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可能性,更不能就此認定葉是蓄意傷人。這些關鍵情節決定著葉的“罪與罰”,為了平息非議,案情公佈還需多一些細節,把事發當場的經過梳理清楚才是。

  本案發生在聲討性侵犯幼女的沸點時期,時間上的巧合難免引起猜測。就連《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質疑:葉海燕“傷人被拘”,“與其網上發起的行為是否關聯?涉事雙方,是情緒過激下的持刀行兇,還是私闖民宅引發的自我防護?公眾期待公正的調查、詳細的説明。”

  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葉海燕被拘就是被報復;更不能認為葉海燕呼籲保護未成年人,她就有“免罪金牌”,就算違法傷人也不應受到法律制裁。但公眾“不武斷”、信仰法律的前提是,當地警方充分披露案情,拿出使人信服的證據回應質疑。輿論對待此案,要實事求是,不能捕風捉影;警方處置此案,更要實事求是,嚴格依照法律行事。唯此葉海燕案才能脫離口水,回歸法律本身。(徐明軒 法律工作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