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專家:中國外交不孤立 訪華外國領導人都排隊

2013年05月28日 08:1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31日到6月8日,習近平將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更引人矚目的是,習近平將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總統會晤,這將開創中國領導人訪美的新形式。

  原標題:履新3月 習近平李克強訪問12國

  當今社會,首腦外交佔據著尤為重要的地位。3月中旬中國新領導層履新至今,外交活動可以用“繁忙”二字來形容。不到3個月的時間,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接連完成外交首訪,5月31日習近平將開啟美洲之行。同時,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也可以用“排隊”來形容。觀察中國新領導層外交開局的各種細節,“積極”、“自信”和“個人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格局】

  中國外交新佈局是啥樣?

  如果在地圖上,找出3個月內與中國進行了首腦外交的國家,然後把它們與中國相連的話,會發現線路眾多,像大型航空公司的宣傳圖冊一樣,覆蓋全世界。

  3月22日,履新剛剛一星期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首訪。接下來的8天裏,他訪問了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共和國。南非是金磚五國中唯一的非洲國家。習近平主席不僅在南非參加了金磚五國領導人會議,還會見了非洲多國領導人。

  4月初,1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來到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的碧海藍天下,習近平為多位領導人舉行了歡迎儀式。當時有分析稱,中國春季外交迎來了新高潮。

  4月2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5月5日,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訪華;5月6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華。中國在巴以問題上做出的努力,為世界所關注。

  5月19日,李克強總理開始任內首訪。他訪問了南亞最重要的兩個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並赴歐洲與瑞士結束談判達成自貿協定,之後訪問了歐盟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德國。

  李克強總理訪問還未結束,外交部21日發佈消息:5月31日到6月8日,習近平將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更引人矚目的是,習近平將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總統會晤,這將開創中國領導人訪美的新形式。按照此前各方分析,習近平和奧巴馬將在今年9月俄羅斯舉行的G20峰會時見面。如今,提前了幾個月的莊園會晤,令人們看到了中美領導人交流的迫切願望。

  【舉措】

  外交“組合拳”怎麼打?

  面對3個月內一系列密集的高層外交活動,有媒體用“組合拳”來形容。

  “可以看出,中國新領導層的開局外交,堅持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中國的外交局面要更好地鋪開。”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表示,不僅是領導人出訪,現在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都排隊。

  “我們都安排不下,一個接一個。”馬振崗説,“近年來,中國已進入了國際舞臺的中心部位,各國都看好中國的作用,更願意和中國加強合作。中國外交並非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樣陷入了困難和孤立,我們的朋友很多。”

  中國外交總體佈局歷來的規矩是,“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從上述的訪問國家來看,中國新領導層的外交“組合拳”並沒有跳出這個大框架。可以説,中國新領導層外交的大框架沒有變,變的是風格,變得更加進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表示,“近期的中國外交行動體現了非常強的自主性,過去基本上是人家刺激一下,我們再做出反應,現在則是非常主動地出牌。”

  領導人的首訪,歷來被視為下一階段國家外交走勢的風向標。針對習近平、李克強出訪體現出的中國外交佈局,香港《明報》近日刊文指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外交逐漸向道義、利益與力量兼備的均衡性結構轉型,經營周邊、平衡東西是這一方略的具體表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