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22歲團縣委副書記”停職就行?

2013年05月16日 11:2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針對日前網上熱議的安徽省望江縣22歲大學生工作半年被“火箭提拔”為團縣委副書記一事,安慶市望江縣委作出決定:常駿生停職,同時成立由縣紀委牽頭的調查組,對有關事項進行全面調查,調查結果將第一時間公佈。

  短短半年間,常駿生從一名學生青雲直上成為團縣委副書記,令人咋舌。近年來,一些年輕幹部被“破格提拔”、“火箭升遷”成為人們圍觀熱議的焦點。“半年連竄兩級”成為共青團望江縣委副書記的常駿生,無疑為“火箭”一族再添一員,而現任望江縣編辦主任的常父或是有力的“助推器”。

  年輕官員被“火箭提拔”的背後,人們不難窺測到“拼爹”的身影。儘管身為縣編辦主任的父親究竟在兒子非正常升遷中作用幾何尚需查究,但基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官場沉疴,人們足以有理由對此持疑。

  幹部提拔是需要條件、講究程式的,而這些條件與程式都明確載入了黨規黨紀。我們不反對一些幹部家庭出身的年輕優秀幹部為官,但明顯有悖規則和常識的“破格提拔”與“火箭式升遷”,則難以掩硬傷。縱觀對非正常升遷的查處,每每不外“事件曝光——當事人停職——啟動調查——問責當事人”的,鮮見有人為“用人失當”、“監管失察”埋單。

  誠然,堵塞官員非正常升遷的確需要用人機制的完善、相關程式的公開、體制監督的落實,但機制、程式、監督的實施終歸需要人去踐行。沒有對規則的敬畏、漠視對程式的秉持、缺乏對公正的恪守,胸中僅存“人情世故”而失卻民意法度,規則被扭曲、程式被虛置、公正被褻瀆便不無可能。而從源頭管控非正常升遷的出爐,對幹部任用失察、失責者的追責不可或缺。畢竟吏治不彰對政府公信力的挫傷害莫大焉。

  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是政治性、敏感性和關注度都非常強的嚴肅工作,來不得半點的疏忽懈怠和摻雜使假。“亡羊補牢”的事後查處,不如“退而結網”地防患未然,而問責失察者或具釜底抽薪的預警效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