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劉鐵男與情婦決裂始末:學歷都是情婦幫造的

2013年05月15日 09:09 來源:鄭州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被免]

遭舉報後 邊給紀委寫材料 邊突擊批了50多個項目

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被免

  來源:鄭州晚報

  與情婦決裂內幕

  一起做項目想詐騙幾個億,情婦害怕了,不想做

  面對可能被滅口的死亡威脅,情婦反目

  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證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經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昨天上午記者發現,國家發改委官網上,劉鐵男發改委副主任的名字及其照片已撤下。

  另據國家能源局網站關於領導簡介的欄目顯示,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新雄兼任國家能源局局長、黨組書記。

  個人秉性和業務能力並不為內部人士認同

  知情者告訴記者,劉鐵男與妻子是在5月11日下午在國家發改委大院被中紀委工作人員帶走的。當天晚些時候,國家發改委黨組即向全委司局級以上幹部做情況通報。

  “從被舉報到被帶走,我們仍然可以在發改委大院裏見到他本人,不過明顯能感覺到失意,露面的次數少了。” 國家發改委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劉鐵男自2010年12月接任張國寶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在兩年有餘的時間裏,其個人秉性和業務能力並不為內部人士認同。

  上述人士稱,劉在能源局的口碑並不好,此人雖不善言辭,但作風極為嚴厲,對下屬常常大聲訓斥,司局長也不例外。司長們多小心翼翼,不像當年在第一任局長張國寶手下那般隨性。“從他幾次會議講話判斷,個人業務能力有限。在脫稿講話時常常邏輯混亂,與前任局長無法相比。他在任時我們就是這樣認為的。”

  在能源行業管理能力上,2012年劉鐵男提出在能源結構調整、能源體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實現“三穩三進”工作目標。但實際上,能源體制改革除電煤市場化之外沒有新突破,2011年、2012年非化石能源比例累計只有0.5%的增幅。

  “不做工作不畫圈” 屢遭地方炮轟

  “劉鐵男任能源局長時對能源項目審批卡得很緊,”一位發改委內部人士説,雖然能源項目的開工最終要由發改委發文,但具體審批項目由能源局辦理,事實上主要取決於劉鐵男點不點頭。“項目單位不做工作他是不會畫圈的,因而在他手裏積壓了大批項目。”

  地方能源項目遲遲得不到批復,使得能源局與地方省份之間積怨甚多,近年矛盾更不時激化。

  據知情者回憶,在一次有多個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參加的能源項目會議上,新疆自治區一位領導直言不諱地對劉鐵男説,“鐵男同志,就你和能源局的工作作風,如何適應得了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形勢?”當時,劉鐵男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邊給紀委寫材料 邊突擊批項目

  劉鐵男遭遇實名舉報後,先後有4次公開活動。除此之外,不再出席外事活動,一切來訪多由能源局副局長參與;內部司局長甚至也很少會面,其秘書也被調回發改委産業司。

  內部人士稱,在這一期間,劉鐵男已經主動向紀檢部門寫過材料,紀檢部門也就舉報問題進行調查核實。

  按照發改委工作分工,劉鐵男分管經濟運作調節局、産業協調司、財政金融司,直接負責能源項目的審批。據知情人士稱,從被舉報到正式接受調查的5個月時間,劉鐵男一直在工作崗位,並仍掌握實權,並且在離職之前審批了一大批能源項目。

  有分析認為,劉鐵男被舉報是導火索,與審批項目有關的尋租行為或是紀檢部門調查的主要內容。在國務院轉變職能的大局下,劉鐵男時代的能源局嚴控項目審批行為備受詬病。

  據報道,與平時積壓大量項目不批迥異,劉鐵男在被舉報後,能源項目審批的步伐和節奏明顯加快,在卸任局長前夕更集中簽發了一批項目。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資訊顯示,自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底,即劉鐵男在能源局局長任上的最後3個月,新審批的能源項目不完全統計在50個以上,涉及水電、風電、煤礦、熱電廠、油氣管道、電網輸送項目等。當中既包括能源央企的投資項目,也有地方政府的規劃項目。

  劉鐵男與情婦決裂始末

  學歷都是情婦幫造的

  此次劉鐵男案發,最初的舉報者應是其在加拿大的情婦徐某。劉鐵男與徐某相識于日本,1996年至1999年,劉鐵男擔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之後,徐某移民加拿大。

  一位熟知劉鐵男和徐某關係的知情人士在越洋電話中向記者敘述了雙方反目的過程,並提及劉鐵男的學歷也是徐某幫他偽造的。

  “能獲得名古屋市大學經濟學名譽碩士的中國官員起碼都報過名,寫過論文,唯有劉鐵男沒交過一分錢,也沒有去上過一節課。”該知情人士説。

  和劉背後商人共同做公司

  2003年,劉鐵男夫人郭靜華與商人倪日濤打算在加拿大成立公司,經劉鐵男介紹,他們認識了徐某,希望徐某出面幫忙成立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年初接受中紀委調查過程中,劉鐵男起初否認他和徐某是情人關係,也不承認徐某幫他造假學歷和搞碩士學位,只承認了幫徐某介紹過工作。

  “就是劉鐵男把徐某介紹給倪日濤和劉的夫人郭靜華的,希望徐某出面幫忙在加拿大成立公司。而他在向中紀委解釋時卻謊稱不知道徐某怎麼認識倪日濤的。”上述知情人士説。

  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2003年6月,倪日濤與劉鐵男夫人共同在加拿大卑詩省成立控股公司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CGR Investments Inc (簡稱CGR)。郭靜華擔任公司董事,持有公司10%的股份, 倪日濤持股90%。同時,倪日濤還獨資註冊成立山威投資有限公司(Sun Wave Investments Ltd.,簡稱SWI)。

  上述知情人士稱,CGRCEO和山威公司均由徐某擔任總裁。

  2005年12月,郭靜華將其股份以及董事的身份轉入其在加拿大留學的兒子劉德成名下,CGR起初的主要業務是倪日濤以中竹紙業/中竹控股在國內收購上市公司漿廠,黑龍股份紙業,延邊石峴白麓紙業,吉林紙業。

  覺得風險太大提出辭職

  記者獲悉,徐某與劉鐵男、倪日濤最終反目,原因是徐某覺得造假騙貸風險太大,主動提出辭職後遭到死亡威脅,進而選擇揭發劉鐵男與倪日濤。

  上述知情人説,倪日濤在收購加拿大制漿廠New Skeena時做假,根本沒有任何重組的現象,就是在國外買了一個資産,自己收購自己,拿這個項目的空殼在國內圈錢,並且一開始時,他們並不將此意圖告知徐某。

  國內上報這個項目時,一些文件簽署裏是作為公司股東之一的徐某簽字的。在項目簽字的時候,倪日濤就把項目收購的金額、轉股協議這些文件全都做了假,如美評報告(美國評值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909萬加元收購的資産,做資産評估卻做到了2.02億加元)。

  “當時國內銀行到現場去考察,詐騙幾乎成功,但由於文件全是作假,徐某聽説要詐騙幾個億,自覺風險太大,無法做下去,就提出辭職。”知情人士説,而劉鐵男仍逼迫徐某繼續幹。

  最後關頭,徐某曾親自找劉鐵男,指出這個項目很危險,希望他能阻止,但劉鐵男當時並沒有做任何反應,並且站在倪日濤一邊。倪日濤則威脅説要殺死徐某,因為她知道的太多,涉及金額太大。面對可能被滅口的死亡威脅下,徐某最終與倪日濤、劉鐵男反目。據《法制晚報》、《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