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環球時報:“大V”對抵制網路謠言負有特殊責任

2013年05月07日 21:0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目前正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的行為。國信辦官員日前特別批評了一些微博“大V”以“求辟謠”、“求證”方式故意擴散謠言,官方的這一直率態度提升了人們對網路謠言將受到治理的預期。

  網際網路上一直有一種辯辭,宣揚“謠言倒逼真相”對擴大網上言論自由的特殊意義。隨著網路謠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這種説法即使在網際網路上也失去自圓其説的能力。於是又有人從中國社會的現實環境中尋找網路謠言盛行的“深層原因”,為造謠者和故意傳謠者推卸責任。

  一些“大V”如今成了網路謠言的重要中繼站。打擊網路謠言要對這些“大V”的做法做一些法律上的規範,這個思路是實事求是的。 常上微博的人都知道,一個謠言如果沒有“大V”幫助轉發,就很難形成聲勢,破壞力會大大縮小。從道理上説,“大V”們握有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但他們的權力和責任應當是平衡的。他們的影響力越大,對正確使用影響力就負有越多責任,也應受到越多的監督。對這一權利義務關係,“大V”們想必都心知肚明。

  有人認為微博上的“大V”都是自媒體,不具有正常媒體對資訊真實性的調查能力,因此他們既無義務,也做不到分辨他們所轉發資訊的真假。

  這種看上去有道理的説辭其實站不住腳。“大V”不具有新聞調查能力是事實,但他們對所轉發資訊是否有可能是假的,以及它們廣泛傳播後將産生什麼樣的效果,都是能大體把握的。實際情況是,一些“大V”選擇什麼資訊有著強烈的價值取向,甚至政治傾向。正因為此,有時他們明明知道一個資訊是謠言,但也故意加上“求辟謠”轉發擴散。

  這裡面有一個原因,即“大V”過去這樣做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更不會有法律責任。相反,他們往往因此擴大了名聲。這增加了用“求辟謠”傳播謠言的吸引力,也加劇了網際網路上的倫理顛倒。

  微博“大V”享受著一呼百應的好處,他們當中一些人受到的約束和制衡很少。這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不受制約的權力很容易被濫用一樣,一些微博“大V”的影響力也有被濫用的傾向。

  一些“大V”不受限制地傳播謠言損害了法律尊嚴,也侵犯了公眾的合法權益。通過法律法規和網站的監管規範“大V”網路行為,把他們在網路社區的權力置於監督之下,這應是中國法制建設的題中之義。

  這並非是要“整”微博“大V”。越有影響力的人越需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避免對社會的負面引導,這是人類社會的常識。“大V”應當有配合國家主管部門共同打擊謠言、凈化網路環境的自覺。

  必須為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傳播立規矩。如果所有人傳播所有謠言都免責,治理網路謠言將不堪其難。是規矩就會帶來一些不舒服,但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必須經歷的成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