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新領導層履新滿月 通俗平實新話風闡釋治國理念

2013年04月17日 07: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並做主旨演講。中新社發 廖攀 攝

  全國兩會閉幕至今已滿一月,中央高層頻就國計民生發聲,妙語頻出,如“治大國如烹小鮮”、“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等,舉重若輕、通俗平和,既直面當下內政外交熱點,也折射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自信、個性,不僅國內外輿論廣泛關注,也被普通民眾口耳相傳。

  築“中國夢”:每個國人享有出彩機會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3年3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再次談及“中國夢”。

  自去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向全中國民眾發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宣言至今,據不完全統計,已先後多次闡述“中國夢”戰略。

  ——2012年11月29日,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宣示,並莊嚴承諾。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作系統闡述,並9次提及“中國夢”。

  ——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指出,和平路徑實現“中國夢”。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提出,“中國夢”同時造福世界。

  ——2013年3月26日,訪問非洲時在坦尚尼亞演講強調,共同締造繁榮世界夢。

  多次在國內外不同場合闡述“中國夢”,完整反映出習近平與新一屆中央高層集體的戰略目標和治國理念,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被視為中共治國理政的新指導思想。

  言為心聲。所言為所思的外在呈現,彰顯個人情懷。某種意義上講,元首情懷則同為國家情懷。“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一句有情懷、有溫度的話語,往往會凝聚極大正能量。

  有分析稱,要實現“中國夢”,發展是核心,民生是基礎,生態須改善,改革是動力,政府要轉型;檢驗“中國夢”實現的唯一標準,是要看每個中國人能否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深化改革:絕非一時起興之論

  “治大國如烹小鮮。”

  ——3月19日,習近平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回答巴西記者“領導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感受是什麼”時稱: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要使明規則戰勝潛規則。”

  “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

  ——3月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整場記者會上,李克強一系列人情味濃厚的樸實言語,表露了其帶領新一屆政府戮力改革的實幹決心,也展現其獨特的個人風格。

  “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3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向外界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信號。

  十八大以來,全國都在熱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與“中國夢”緊密相連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改革”。上任之初,習近平就以“行萬里路,克千般難”的無畏精神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智慧果敢,在言與行兩個方面,全面詮釋了他的改革開放觀。

  履新伊始,中國新一屆班子也向外界傳遞更堅定的改革信號。有分析稱,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也迎來了加快轉型邁向可持續繁榮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亟待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如何通過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等領域改革,實現綠色增長;一是如何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的公共服務投入,縮小城鄉差距。

  經濟民生:積極信號顯“民本情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4月9日,習近平在海南三亞考察期間強調,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

  “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3月17日,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李克強不避敏感,集中回答了改革、反腐、社會公平、環境保護等備受中外媒體關切的熱點話題。

  “要用開放促進改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強來到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江蘇、上海,開始就任後的首次調研考察。在期間的兩場座談會上,李克強反覆強調的一個觀點是,要實現“新四化”,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進一步用開放促進新一輪的改革。

  “把握宏觀政策需‘站穩腳跟’”

  ——4月12日,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召開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的看法和建議。

  “向市場放權,為企業鬆綁,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鋪張浪費。”

  ——4月6日至9日,張高麗赴山西、新疆調研,他指出,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科學佈局、分類指導,向市場放權反對官僚主義。

  作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怎樣的施政目標和新氣象來開好局、起好步,不但是政府的職責,更是民眾的期盼。從習近平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到李克強的“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兩位領導人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共同闡述了同一個要義,即“以民為本”將是新一屆班子的執政理念和努力方向。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體現了對歷史和人民的無限深情和巨大承擔。”有多位專家指出,習近平闡述的“小康”和李克強提出的“新型城鎮化”是可以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一月以來的表現,為全國人民增添了信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