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成龍回應捐古建築給國外高校:不會對不起民族

2013年04月10日 08:33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沒想到捐房子的事情弄得沸沸颺颺,其實我很想找機會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講一講,因為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只是三言兩語説不完,要找合適的機會坐下來細細説。不過有些話可以乾脆利落地講,請你們放心,成龍不會做犯法的事,更不會做對不起民族的事。在此一併謝過大家的關心。

  ——昨日,成龍在微博上對“捐樓”事件的最新回應

  據新華社電 一向以愛國形象示人的香港演員成龍日前連發4條微博,表示打算將自己20年前購買的十棟安徽古建築中的四棟,捐贈給新加坡一所高校。一時間,網路上爭議四起。

  暫無法確定是否為文物

  安徽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張宏明表示,徽派建築多集中在以安徽省黃山、宣城以及江西婺源縣等地,成龍目前發佈的資訊無法確定他所説的“古建築”來自何地以及是否屬於文物,“如果這些古建築是文物,按照現行法規是不允許流出國門的”。

  一位文物專家卻表示,成龍所購建築有可能是文物。早些年,政府財政拿不出錢保護,對於應列為文保單位的古民居,區縣一級也不敢將它們全部列入,有些區縣甚至將已經列為文保單位的古民居從保護名錄中取消,因為一旦列為保護單位,政府就應承擔相應的維護責任。

  有網民指出,成龍將古建築捐贈給新加坡大學,是對我國文物保護部門保護文物不力的批評。

  黃山市盼古建築“回家”

  黃山市政府8日表示,如果成龍先生願意將徽州古建築捐獻回家,黃山願意提供最好的地塊、技術最精湛的工匠和相關經費支援。

  中國知名古建築專家、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程極悅表示:“就地保護是業界公認最好的方式,若異地重建,古民居原有的文物價值和承載的歷史文化就會在遷移的過程中消亡,造成對文物的一種破壞。徽派青磚黛瓦的建築風格只有在青山綠水之中才能最好地呈現其美學特點。”

  ■ 調查

  徽派古建流逝 凸顯保護困境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在保護上存在的種種不足,事實上徽派古建築一直存在流逝的問題。1997年安徽省頒布《皖南古民居保護條例》,規定動遷百年老宅需按程式申報。但是即使在《皖南古民居保護條例》頒布之後,皖南古民居依然難以改變被“外遷”命運。

  2003年,皖南休寧縣黃村的古民居“蔭餘堂”就被拆分,漂洋過海運至美國的埃塞克斯博物館內,消息當時震驚全國。

  而頻頻遭難的徽派古建築的背後,凸顯的是保護的困境與難題。首先是鉅額經費“掣肘”保護,其次是集體土地上的古民居不能自由流轉,阻礙社會組織參與運作,最後是大部分古民居仍屬私人,古民居和相關文物在私人手中易受到破壞或流失。

  @張無忌你是大魂淡:作為徽州人,從情感上真的不情願故鄉的古屋流落海外。

  @震山斧:成龍大哥:中國的古建築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許政府有些問題沒有考慮週到,保護措施不力,你切勿拿國家的藝術品捐出去來出氣哦,龍的傳人要有實際的行動哦!

  @信X天T翁W:我支援你!愛他就應該給他最好的,相信新加坡政府會好好管理古建築的!

  @此生有蛋無悔:聽聽醉拳吧,成龍大叔你要淡定啊。你捐一百套一千套房子或者一套房子那是你有節操,既然在這個節骨眼上捐房子還害怕人家説?來的正當還怕人説,當官的捐個房子試試?哦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