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博鰲小鎮“換膚”曬傳統 展現開放自信的中國窗口

2013年04月01日 14: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青磚灰瓦、彩繪墻楣、鰲蛟圖騰、繁花翹頭……博鰲亞洲論壇舉辦10餘年以來,博鰲小鎮首次以如此傳統又亮麗的形象示人。這個“中國窗口”數日後將迎接歷屆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內外嘉賓的檢視。

  近日,博鰲風情小鎮經過半年整治基本建成。以瓊海博鰲傳統民居青磚屋為基調,改造三條主路海濱路、東山街、文化街沿街近200戶商家和民宅的建築外立面,小鎮“換膚”煥然一新。 

  瓊海市常務副市長符傳富向中新社記者透露,博鰲風情小鎮建築風貌規劃設計三易其稿。最早是現代歐式風格,後改為東南亞風格,現在的設計思路來自一位瓊海青年,以鮮明的瓊海傳統建築元素,交融漁農文化、下南洋文化及萬泉河文化,“遊客一看就知道是博鰲”,小鎮冀望以“傳統”展現中國的開放。

  據瓊海市政協編撰的《瓊海居家文化》介紹,青磚屋是瓊海傳統民居獨特的文化特徵,被世人稱為“瓊海青磚文化”。

  這位瓊海青年叫王敏,記者在建設工地上尋訪到他。王敏自稱“淋漓盡致地玩了一把”將“博鰲的文化痕跡找回來”。他將“青磚文化”揮灑到整個小鎮,輔以山水花鳥、梅蘭竹菊等彩繪和石雕。

  行走在小鎮騎樓長廊下,記者發現每戶房子的改造樣式都不同。相同的是商戶的商號都刻在一塊木質招牌上,上面還有兩行字“中國博鰲”和“純樸鄉間生活”。

  在博鰲鎮副鎮長王天利看來,此番改造,博鰲不僅要還原傳統的外表,更想守住傳統的純樸的鄉間生活方式,“打造一個使心靈安靜閒適又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生活小鎮”。

  白天,中外遊客在博鰲小鎮穿行;夜晚,鎮上最熱鬧的去處是博鰲本地人開設的兩家茶館。50余桌、數百男女老少一起在夜色中椰樹下談天説地,成為小鎮一景。

  博鰲對守住傳統生活方式自有它的自信。王敏經營的旅店“老房子”因踐行“生活是柔軟的”理念,由遊客口耳相傳而成為小鎮一塊人氣招牌。一位遊客在“老房子”留言:從喧鬧的街區躲進清幽的老房子,好像穿越時空,有種回家的安寧與舒暢,希望多做停留,讓浮躁的心回歸本真。

  亞洲論壇駐址博鰲,使小鎮從一個閉塞的鄉間漁村漸成開放的國際舞臺,嬗變的小鎮也成為海內外觀察中國開放發展的一個窗口。

  今年2月,國家批准建設博鰲國際旅遊醫療先行區,它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大開放。(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娟子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