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國家海洋局局長:釣魚島巡航常態化 守住黃岩島

2013年04月01日 09:0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重組國家海洋局,在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誌著我國的海洋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發生了歷史性轉折。”

  3月下旬,重新組建後的國家海洋局領導班子配備到位。劉賜貴任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中國海警局政委。

  “九龍治海”局面將改變

  劉賜貴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明確表示,新組建的國家海洋局是一個全新的海洋主管部門。

  此次機構改革,將原國家海洋局及其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由國土資源部管理。同時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海洋重大事項。國家海洋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承擔。

  劉賜貴説,重組國家海洋局,在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誌著我國的海洋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發生了歷史性轉折,“這是為解決目前存在的海上執法力量分散、效能不高等問題,對加強海洋發展戰略規劃、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更好地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意義重大。”

  隨著重組方案的明朗,“九龍治海”等熱點問題有了明確答案。長期以來,我國海上執法力量分散。國家海洋局的中國海監、公安部的邊防海警、農業部的中國漁政、海關總署的海上緝私警察等執法隊伍各自職能單一,遇到非職責範圍內的違法行為無權處理,影響執法效果。每支隊伍都自建專用碼頭、艦船、通訊和保障系統,造成資源浪費。幾支隊伍重復發證、重復檢查,增加了企業和群眾負擔。

  劉賜貴認為,此前的管理體制曾對我國海洋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通過這次改革,強化了海洋綜合管理,推進了海上綜合執法,順應了國際海洋管理的時代潮流,順應了人民的期待。

  新國家海洋局的使命

  劉賜貴透露,國家海洋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在穩妥、安全的前提下,儘快完成重組任務。

  在公眾關注的海洋維權方面,劉賜貴強調説,必須統籌考慮,精心組織,明確責任,週密部署,做到釣魚島維權巡航常態化,守住黃岩島,防止反覆,實現局勢可控,在黃海、東海、南海保持正常巡航執法業務。

  重組後的國家海洋局,職能更加綜合。管的事多了,或許代表著“權”更大了,劉賜貴認為,這也意味著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要加快推進職能轉變,對海洋領域審批事項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該加強的加強。

  海邊出生的海洋局局長

  劉賜貴當過知青,也擔任過很長時間的基層領導職務。2000年起,劉賜貴曾擔任過兩年的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2007年後,劉賜貴調任廈門市擔任副市長、市長,此間一直關注海洋經濟發展領域。實際上,廈門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海岸帶綜合管理。

  2011年2月,劉賜貴赴任國家海洋局局長。他曾遠赴南極視察中國兩個南極科考站,也考察過我國南沙、西沙群島等大大小小島礁。在其擔任海洋局局長的兩年來,中國海監實現了對我釣魚島領海內的常態化巡航。

  “海洋事業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劉賜貴告訴記者,我們要發展好、利用好來之不易的海洋事業發展的大好形勢,推進海洋事業實現新突破,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新貢獻。(記者 余建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