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人事調整再現國企高管入仕 互補優化領導班子結構

2013年03月25日 09: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兩會以來的人事調整中,不少新任政府高官具有國企高管的經歷,“高管入仕”現象再次出現。分析中國政壇中的“國企CEO”群體,年輕化、高學歷是他們的普遍特點。步入政府高層之後,懂市場、通經濟、精管理的他們,也進一步優化了政府領導班子的結構。

  人事調整再現“老總做官”

  3月24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上,中國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進行了履新後的首次公開演講,上任一週以來,這位掌管著國家“錢袋子”的新部長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一週前的全國兩會上,樓繼偉從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走下,接掌財政部,有媒體把他列為此輪人事調整中“國企高管入仕”的代表人物。

  除了樓繼偉,在新一屆國務院領導機構中,有“國企CEO”經歷的還有新任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郭聲琨,2004年,他從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兼中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的任上調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而新任國務委員王勇,曾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等任要職。

  此外,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東風汽車公司任職高管多年,接替郭樹清擔任證監會主席的肖鋼曾任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行長等。

  而在全國兩會後,多家媒體報道,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已經于本月18日接替王勇擔任國資委主任,當日晚,中石油也發佈公告稱,蔣潔敏因工作變動,已向公司提交辭呈,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該辭任即日生效。綜合各方消息,蔣潔敏出任新一屆國資委主任幾無懸念,“高管入仕”的現象再度出現。

  觀察蔣潔敏的履歷,從中石油高管到青海省副省長,再到回歸中石油並逐漸升至集團董事長,直至目前履新國資委,蔣潔敏在國企高管和政府高官之間完成了三次角色轉換。

  “政壇CEO”高學歷、年輕化

  回顧近年來的省部級官員人事調整,國企老總從政已不是新特點。在目前的省部級地方大員中,福建省長蘇樹林在調任福建前,曾為中石化總經理;河北省長張慶偉,2011年從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調任河北;山西省長李小鵬曾在中國最大發電企業——華能集團工作17年。

  此外,在中共十八大上,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國清、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等多位國企高管當選十八屆中央委員。

  “商而優則仕”。觀察可見,每一個步入政壇的國企老總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可圈可點的成績,而除此之外,年輕化、高學歷也是這個群體的共同標簽。

  郭聲琨、王勇、樓繼偉、肖鋼、苗圩、李小鵬、蔣潔敏都是“50後”官員,蘇樹林、張慶偉為“60後”。而觀察他們的“入仕時間”,2000年從中石油調任青海省副省長的蔣潔敏,時年45歲,李小鵬從華能集團調任山西任職時49歲,蘇樹林從中石化調任福建任職時也是49歲。而在學歷方面,他們大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郭聲琨為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高管入仕”互補優化領導班子結構

  事實上,“高管入仕”是延續黨政領導幹部交流的一貫思路。在2006年出臺的《黨政領導幹部交流工作規定》中,就明確規定“實行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的幹部交流。選調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人才到黨政機關任職,推薦黨政領導幹部到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任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政府高官,也體現出中央對國企高管的培養選拔更加重視。分析指出,國企高管從政具有多項優勢,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政府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經濟發展,需要懂市場、通經濟、精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在蔣潔敏出任國資委主任的消息曝出後,就有分析稱,蔣潔敏豐富的企業運營經驗,可以助其提出更多具有“操作性”的思路來指導央企改革,其豐富的政府工作經驗也會讓他的思路具備“全局性”,央企改革的動力和效率也會提升。

  此外,樓繼偉執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前曾任財政副部長長達9年,如今重回財政部,也讓社會對這位有著“政府高官”與“企業高管”雙重經歷的新部長寄予厚望。

  有評論稱,黨政領導機關幹部與國有企業幹部交流任職,是實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方略的需要,也是處於轉型時期的中國謀求改革發展的需要。懂市場的管理者從政,與單一的政工、理工出身的政府組成人員形成互補,也可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