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逝世 媒體盤點其説過的經典話語

2013年03月19日 14:5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9年8月,吳仁寶在村中一處山坡上眺望新一代農民別墅。新華社發

  當代農村幹部的傑出代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委書記吳仁寶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3月18日在華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歲。

  吳仁寶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華墅鄉吳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57年他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始終堅信“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共同富裕,帶領全村黨員、群眾艱苦創業,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建設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天下第一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吳仁寶曾任江蘇省江陰縣委書記、江蘇省政協常委。他是黨的十大、十一大、十七大代表,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稱號。

  在吳仁寶的推動下,華西村不僅帶動了周邊十多個村莊共同致富,幫助寧夏、黑龍江分別建成了“省外華西村”,還為全國培訓了數以10萬計的農村基層幹部。

  >>影響

  村屬企業已脫個人色彩

  華西村所屬企業江蘇華西集團公司是一個集農、工、商、貿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全資及控股公司104家,形成了冶金、紡織、化纖、倉儲、建築房地産、旅遊、金融服務和商貿等支柱産業。截至2012年末,華西集團未經審計的總資産358億余元,凈資産121億余元。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68億余元,凈利潤2億余元。

  華西集團控股公司華西股份在深市上市。在華西股份近年年報中,已無吳仁寶的身影。華西集團法定代表人吳協恩是吳仁寶第四子,其于2003年7月至今任華西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任華西股份董事。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張誠認為,吳仁寶的去世對華西集團來説在感情和精神上將帶來一些損失和遺憾,但近年來華西村及華西集團的發展已經逐漸擺脫了濃厚的個人色彩,多年來公司進行多元化發展,大幅引進高級人才及使用現代化管理制度,相信華西集團能保持良好的運營能力持續發展。

  □吳仁寶經典話語

  【華西提倡“一村兩制”】

  我們華西提倡“一村兩制”,村民既可以搞集體,也可以從事個體。但不允許幹部搞“一家兩制”。我認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沒有,私也沒有,要公私雙富有。

  【做幹部,要“三不倒”】

  我們做幹部,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難難不倒,再多的表揚誇不倒,再強的威嚇嚇不倒。那如何才能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從全票當選到缺票落選,我都經歷過,但都沒有挫傷我的積極性。因為我是一名共産黨員,共産黨員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要當就當“有本事”的幹部】

  當好一個村書記,一定要有開拓精神,而且經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為了當穩這個官,老老實實、平平庸庸,甚至叫群眾脫皮掉肉,那是幹部沒本事。

  【帶領共富要做好“三頭”】

  為帶領全村共同富裕,我們要自覺堅持做好“三頭”:吃透上頭,正確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掌握工作動向;熟悉下頭,不坐辦公室,深入第一線,做到廠情、村情、民情心裏有數,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晚上碰頭,彙報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問題。

  【總結當幹部的60年】

  我這60年,總結起來就是,50年代“聽”,聽話;60年代“頂”,暗頂;70年代“拼”,拼命幹;80年代“醒”,如夢初醒;90年代“警”,警惕驕傲;21世紀“新”,不斷創新。

  >>人物

  中國農民第一人吳仁寶

  吳仁寶被稱為“中國最有名的農民”,曾將貧窮落後的華西村建設成為中國公認的“天下第一村”。

  締造“天下第一村”

  華西村是中國東部江蘇省江陰市的一個普通小村莊。半個世紀以前,這裡的農民經常挨餓,到今天,則是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每人平均存款超百萬。上個世紀末,在人們羨慕的目光中,華西村成為中國第一個家家都有電話的“電話村”,以及第一個“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

  集體資産1764元,欠債1.5萬元,一台30馬力的柴油機,是1961年華西大隊成立時的全部家底。

  1969年,在成為“艱苦奮鬥、改變山河”農業學大寨典型的同時,吳仁寶覺得,農業積累太慢,中央的政策還是想把農村搞好。他在村裏偷偷建了一個五金加工廠。這成了華西村集體經濟起飛的第一步。

  吳仁寶“一個會議賺了一個億”的傳説廣為流傳: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後,吳仁寶在次日淩晨3點召開了村領導大會。他判斷,全國經濟要有大發展。此前一直堅持不借債經營思路的他要求動員一切資金,囤積3個月的原材料。“3個月後,華西村每噸6000多元購進的鋁錠,漲到了1.8萬元。”

  到2012年,華西村實現銷售收入524.5億元、上繳國家稅收8.59億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8.8萬元。

  忙於傳播致富經驗

  有人説,一直對生活充滿著自信和希望的吳仁寶就像一台“播種機”,他渴望著把“共同富裕”的種子播撒到更多農民的心裏。在他的推動下,華西村支援黑龍江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各建了一個“華西村”。他還為中西部20多個省區舉辦100多期培訓班,又通過“智力扶貧”,帶動外地10萬人脫貧致富。2006年開始,他還每年邀請全國1萬名農村黨支部書記來華西村交流、學習。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理想:“村幫村,戶幫戶,最終實現全國富!”

  近10年,幾乎每天,吳仁寶都在華西村為前來旅遊、參觀和學習的人介紹華西村發展歷程和他個人的思想,受到明星一般的追捧。他説:“我是窮過來的,看到有人窮我就心痛,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窮人過好日子。無論何時,我都堅信一點:共産黨是要為人民謀幸福的。”他出版了《吳仁寶文集》《吳仁寶箴言》《社會主義富華西——吳仁寶宣講報告集萃》等著作。為此,吳仁寶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人”和“農民思想家”“農民語言大師”。

  一些聽了吳仁寶報告的國內遊客説,“我們那裏山也好,水也好,就是缺個吳仁寶”。

  吳仁寶的傳奇人生,使他先後成為電視劇《華西村的故事》、電影《吳仁寶》的主人公,並於2005年作為封面人物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本版除署名外據京華時報記者王浩嬌張然新華社《揚子晚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