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李克強與妻女常用英語交流 厲以寧稱其論文經得起考驗

2013年03月16日 08:1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1年1月10日,李克強在倫敦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經濟博士 精通法律

  李克強在不同場合表達對法治的尊重。在他看來,推進改革要依法辦事,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

  40年前,他還在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安徽鳳陽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晚上挑燈夜讀。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一時轟動鳳陽。

  北大陶冶性情修養學風

  不過在填報志願時,他的第一志願並非北大。

  李克強曾在回憶此事時説,“當時的我多數時間是和鄉親們一起為生存而忙碌,幾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織驅動下,我還是在第一志願填寫了本省一所師範學院的名字——據説在師範學院讀書是不必付錢的。”“即便如此,我對北大依然存有難以抑制的嚮往。”李克強在第二志願欄寫下北大。

  最終,“她沒有計較我這幾乎不敬的做法,居然錄取了我。”李克強回憶,“我來這裡尋覓的不僅僅是知識,亦是為陶冶一種性情,修養一種學風。”

  在北大法律系就讀時,李克強是著名的憲法行政法學家龔祥瑞的得意門生。

  在龔祥瑞的引領下,李克強的學習重點轉向外國憲法和比較政治學。

  他作為第一譯者與人合作翻譯英國著名法官丹寧勳爵的經典著作《司法程式正義》,研究現代社會法治的制度建設。30年過去,這本書仍在出版。

  李克強的英文功底很好,他能用嫺熟的英文與他國政要交談。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

  2011年8月,李克強訪港期間,在港大,他用中英文交替發表演講,香港金融界人士形容李克強:“自信中透露著政治智慧,儒雅幹練、性格剛毅而又平易近人。”香港媒體則將他稱為“李旋風”。

  楊敦先,曾教過77級的北大法學院教授,他稱讚當年82名法律系學生為“黃埔一期”。楊敦先回憶,李克強經常思考立法和國家政制的互動,令他印象深刻。

  李克強在不同場合表達對法治的尊重。在他看來,推進改革要依法辦事,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改革程式,成熟的改革經驗可按程式上升到法規和法律,用法制鞏固改革成果。

  博士論文“經得起各種檢驗”

  後來在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期間,李克強又先後攻讀了北大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按照規定,博士論文答辯只要有十幾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評審即可。但李克強的導師厲以寧開出的評審名單,都是國內經濟學界大家。

  厲以寧告訴李克強,“這些人所看重的只是論文本身的分量,而不會在意論文的表面或其他與學術無關的東西。這樣做對你有益,可使你的論文得到真實的評價,經得起各種檢驗。”

  因為這張名單,李克強把論文又一次修改,將答辯日期推遲了半年。最終,他的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獲得中國內地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治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

  如今,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二樓展廳,一本名為《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的著作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作者是厲以寧和3名弟子李克強、李源潮、孟曉蘇。書中觀點正漸漸成為正在實行的國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