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白岩松:盛光祖應該感到欣慰,的確不應該有遺憾

2013年03月12日 08:16 來源:中央電視臺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會1+1》2013年3月11日完成臺本

  主持人 歐陽夏丹:

  各位好,這裡是正在為您直播的“兩會”特別節目——《兩會1+1》。

  這次的“兩會”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會期一共是9天,明天上午就要閉幕了,今天下午已經選舉産生了新的政協主席。首先讓我們通過一個小短片,再去回顧一下新老政協主席交接的那樣一個瞬間。

  大會主持人:

  各位委員,現在我宣佈選舉結果。俞正聲同志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杜青林、令計劃、韓啟德、帕巴拉格列朗傑(藏族)、董建華、萬鋼、林文漪(女)、羅富和、何厚鏵、張慶黎、李海峰(女)、蘇榮、陳元、盧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偉(回族)、馬飚(壯族)、齊續春(滿族)、陳曉光、馬培華、劉曉峰、王欽敏同志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張慶黎同志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秘書長。

  歐陽夏丹:

  這是一個載入歷史的時刻。接下來我就特別想問一問我們在現場的眼睛和耳朵,岩松,今天你在現場還有哪些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小細節?

  白岩松:

  我想政協的新老兩位主席的交接,當然是今天下午大家一直在期待這樣一個時刻。其實在這個時刻到來之前,因為當投票結束之後,在唱票之前的時候,賈慶林主席就來到了現場,這之後他就坐在那兒非常安靜地聽了將近一個小時唱票的過程。為什麼這麼長呢?因為新任的主席、副主席以及299位常委,每一個人得票數、反對票數、棄權票數都要念一遍。因此,賈慶林主席一直非常安靜地聆聽完將近這一個小時的唱票過程。當最後大會主持人宣佈俞正聲當選新一屆主席的時候,這個時候他起立,然後新老兩位主席握手,而且他倆都有語言交流。我想這是一個接力棒交接的時刻,當然我們要感謝賈慶林主席在過去十年的時候為政協的發展所作出的工作,而且還要説一聲“辛苦了!”同時,對於新任主席俞正聲來説,那麼協商民主作為中國民主的一個模式當中重要的一種渠道,在未來還有大量的想像和實踐的空間,因此不僅僅是繼承,還會有發展。在這裡,也祝福他加油!大家一起加油!

  歐陽夏丹:

  大家一起加油,而且我們也經常強調接力棒交接順暢的過程,只有這個過程順暢了,未來的工作才能夠得以很順利的展開,至此中國政協的新領導人已經全部産生了。

  接下來很自然地我們將會談到這兩天大家關注度非常高的一個話題,新一輪國務院機構的改革。大家知道在這次改革當中,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了4個,而組成部門減少至25個。面對即將和我們説再見的部委,他們的老員工以及員工的家屬等等,這兩天也是選擇了屬於自己的一種告別方式。一起來看一看。

  民眾1:

  算是歷史的一個見證,歷史的一個留念,就是這個想法。

  民眾1:

  這是共和國的一個部委,曾經存在過,留個影,做個留念。

  解説:

  這兩天北京復興路10號院鐵道部大門口成了新的拍攝景點。

  鐵道部運輸局退休員工 姚克儉:

  鐵路的里程從四五萬(公里)到七八萬,到現在九萬八千多了,速度大概從以前幾十公里到現在的動車三百多公里,這個確實發展非常驚人,很有感情,今天這兒特意照個相。

  解説:

  與新中國同名的鐵道部,在經歷64年風風雨雨之後,將隨著這塊牌子淡出人民的視線。

  民眾2:

  總的來説,還是一個好的趨勢吧,畢竟職能重新劃分的話,可能對以後的鐵路發展應該更有幫助。

  民眾3:

  一個時代的結束,鐵老大應該早走了。

  解説:

  與鐵道部相隔不到一公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梅地亞,記者們關心的問題則更多。

  記者:

  我們看到,公佈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題目中增加了“職能轉變”這四個字,我們的問題是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是出於哪些考慮?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王峰:

  這個問題提得好,一下就點到這次改革的要點。這位女士很敏感,馬上就看到我們機構改革方案中間加了個“職能轉變”。

  記者:

  我覺得這一輪大部制改革和之前的一些社會希望有差距,我想請問為什麼只做了六個方面的機構調整?謝謝你。

  王峰:

  如果説這次機構改革有什麼特點的話,我歸結為八個字,叫做“穩中求進,突出重點”。許多問題不是通過一次改革就能解決的。

  解説:

  會場外,和鐵道部門前上演著相似場景的還有衛生部和廣電總局。

  民眾:

  我覺得衛生部是一建國就存在的部委,而且我們在這兒工作時間比較長了,很有感情。

  民眾1:

  我上班第一天就是走進這個院子的門口,但是當時挂的是廣播電視部,後來又挂過廣播電影電視部,現在又換成了這個牌子,之後可能還會再換,所以我想今天就來這拍個照吧,因為這個院子可以説見證了我的青春的歲月。

  記者:

  這一次大文化、大能源、大金融不在改革範圍之內,是不是意味著這三個領域的利益糾葛沒有辦法擺平?所以我們想知道,究竟在文化、能源,還有金融這三個領域來説,是誰在抵制,誰在抗拒這個改革?謝謝。

  王峰:

  每一次改革,我們很多被改革的一些人士都涉及到自己位置的去留、調整,這是自然的。但是都能夠服從大局,把這項改革很平穩地推進下去。所以阻力有,但不至於抗拒。

  歐陽夏丹:

  很多人都在一一惜別,我發現更多的媒體、百姓關注的是鐵道部的命運,那岩松你個人最關注是其中哪一項合併呢?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