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河北政協主席:部分官員臺上大講理想臺下貪污

2013年03月08日 09:57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8日(星期五)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作大會發言。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以下是部分發言實錄: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主席 付志方]: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政府誠信是社會信用的“定盤星”》。[09:22]

  [付志方]:近些年來,社會誠信缺失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不僅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蘇丹紅、硫磺白、孔雀綠等企業違規違法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屢屢發生,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決策失誤、朝令夕改的情況也時常見諸報端。此外,各地發生的多起錯判命案、安全事故瞞報事件,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處理具體問題過程中表態前後矛盾、遮遮掩掩,也大大降低了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09:22]

  [付志方]:政府擔負著引導、示範、監督和管理社會信用的職責,這就決定了政府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和維護的必要條件,是社會信用的“定盤星”。對政府來説,信用是一種基礎性執政資源,必須倍加珍視而絕不能虛耗透支。一旦群眾對政府失去信任,政府就會寸步難行。現實告訴我們,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為此建議:[09:23]

  [付志方]:一、切實轉變作風。[09:23]

  [付志方]:政府工作作風與政府誠信建設密不可分。過去我們經常看到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工作人員要事先踩點,當地政府要提前排練,規定什麼東西能看、什麼東西不能看,什麼話能講、什麼話不能講,領導和與會人員交流基本都念稿子。在這種情況下,上級難以了解基層實情,群眾也無法反映實際問題。值得慶倖的是,黨中央深刻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危害性,及時出臺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率先垂范,猶如一縷春風,喚起了民眾的希望和信心。作風建設重在落實、重在持之以恒,必須有配套措施、有硬性約束、有監督執行、有違規懲戒,特別是要對違規行為“零容忍”。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牢固持久地樹立黨和政府的威信![09:25]

  [付志方]:二、切實提高決策水準。[09:25]

  [付志方]: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是建設誠信政府的基礎。如果決策本身不科學、不合理,就難免朝令夕改,無法執行。比如前不久頒布的新交規中“闖黃燈扣分”一項,引發民眾強烈不滿。雖然有關部門及時糾錯,其知錯即改的精神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肯定,但也反映出政府如何科學決策的問題。如果該規定發佈前能多做一些調研、多了解一些民意,經過科學的論證和廣泛徵求駕駛員意見,就可以避免不合實際的規則出臺,相關部門也就能夠避免被動和受質疑。[09:25]

  [付志方]:三、勇於有過即改。[09:26]

  [付志方]: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情況錯綜複雜,給政府決策帶來很大困難。有些事情即使盡心竭力去做,也難免會出差錯。只要政府一心為公,即使出現失誤,群眾也能理解。群眾最反感的是自以為是、有錯不改、一意孤行。如果我們勇於承認失誤、及時糾正失誤,群眾就會理解我們、支援我們、幫助我們,就會覺得我們可愛可親。所以,如果工作中出現失誤,就應該坦坦蕩蕩地承認、改正,以實際行動表明人民政府是為人民、無私利、不虛榮、講誠信的。[09:27]

  [付志方]:四、倡導誠信施政文化。[09:27]

  [付志方]:公務員隊伍是誠信政府建設的主體。現在一些公務員只求官位,不講官德,不誠信不守諾;一些官員臺上大講理想信念,臺下卻貪污腐敗,既哄騙組織,又哄騙人民,何來施政誠信?因此,除了加強反腐敗力度,還應當在公務員隊伍中大力倡導誠信文化建設。公務員講誠信,人民就會信任政府,執政黨的威望就會同步提升。[09:28]

  [付志方]:五、建立完善誠信監督機制。[09:28]

  [付志方]:建議各級紀委監察部門對政府誠信行使監督職責,把誠信納入各級政府與公務員的政績考評範圍,建立失信懲戒體系、政府職能部門和公務人員失信舉報平臺,及時向公眾通報失信案件,使失信者無所遁形並付出應有的代價。[09:29]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