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7億人“擠”一起 大城市病是否“不治之症”?

2013年03月07日 14: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城鎮化率達到52.6%,“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城鎮化發展的論述,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的熱議。

  霧霾、堵車、水污染、高房價、垃圾圍城……我國已進入大城市病集中爆發期,大城市病並非中國獨有,國際視野中如何開出一個有效藥方?

  治理與危機賽跑 最大人口數屢破“上線”

  不約而同,幾位代表委員都把眼下的中國特大城市比作“重病號”。

  “交通擁堵如腸梗阻,空氣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圍城好比惡性腫瘤,房價居高不下就是高燒不退。”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説。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的診斷略有不同:“現在不少城市,腎功能在衰竭,污水、糞便處理不了;肺功能弱化,綠地減少供氧少;腸道問題,很多資源吸收不好,消化不了;脈搏問題,交通擁堵,一些生態主動脈被切斷。”

  “藥”其實沒有少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譬如北京,自1998年起,實施了以首鋼搬遷為代表的200多項大氣治污措施,而一個PM2.5似乎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羅霞代表這樣盤點各大城市出臺的諸多對策: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