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河北11城7座重污染,怎麼看?怎麼辦?

2013年03月07日 08: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剛上任一週的省環保廳黨組書記,面對河北11個城市中有7個城市位列全國十大重度污染城市榜單,您有壓力嗎?準備怎麼辦?”當記者就此詢問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環保廳黨組書記陳國鷹時,他的回答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污染源何處來?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籍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告訴記者:“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億輛,汽車增長所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們城市應對大氣污染所付出的努力。另外,工業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性質很複雜,有煙塵、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這一問題在我國經濟率先發展的城市群區域表現得尤其突出,在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為特徵的傳統煤煙型污染,再到以臭氧和顆粒物細粒子等二次污染又接踵而至,且污染態勢愈加嚴峻、危害更大。”

  “汽車給百姓出行帶來了方便,也給國家經濟帶來了效益,但同時過快的進入汽車社會也讓我們的環境付出了代價,這种經濟效益和環保的矛盾日益凸顯。同時,污染企業在脫硫等設備上還是到位的,但依舊存在監管嚴時排污少、監管松時排污大現象,從冒出來的煙就能看出一二,嚴重時煙都是黃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説。

  陳國鷹也坦言:“為北京供電的電廠很多都建在河北,其實關於電力企業脫硝問題國家早已有相關規定,但考慮到部分電企效益問題,於是將電企的脫硝問題都放在2013年後處理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