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分別參加全國兩會一些團組審議討論

2013年03月07日 07:4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俞正聲,6日上午分別參加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一些團組的審議和討論。

  習近平參加了遼寧代表團審議。陳政高、陳海波、李萬才、張文成、項曉雲、王金笛、耿洪臣、張廣寧等8位代表先後圍繞加快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推動實現更高品質的就業等問題踴躍發言,暢談感受、設想、建議。習近平認真聽取和記錄,不時詢問情況,並作了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要進一步做好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關心生活困難群眾,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習近平強調,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李克強參加了湖南代表團審議。周強、徐守盛、王群、楊娟娟等代表就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新農村建設等問題談了看法,一些來自基層、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的代表爭相發言,主動遞交建議材料。李克強不時詢問,與大家頻繁互動。李克強説,中部地區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要著力推動轉型發展,在理念上有創新,在實踐上有行動,促進比較優勢、後發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要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更好地結合起來,運用好價格等多種手段推動環境治理,使發展更可持續、更加健康。要著力解決重點民生問題,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特別是要保障特困群眾的基本生活,在發展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李克強希望湖南以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為重大抓手,在資源環境、財稅等相關改革上先行先試,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中邁出更大步伐。

  俞正聲參加了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在認真聽取戴德豐、李向玉、譚錦球等委員發言後,俞正聲説,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走上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過去的一年,香港和澳門繼續保持了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俞正聲指出,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肩負著促進港澳地區繁榮穩定、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責任,鞏固好港澳發展的局面、促進內地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都需要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從中發揮重要作用。俞正聲強調,中央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的方針不會變,支援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職責的決心不會變,支援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的政策也不會變。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要堅守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立場,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違背“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言行,鞏固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的團結,支援行政長官依法施政,倡導社會正氣,不斷夯實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社會政治基礎,為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凝聚更多正能量。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開言路、廣集智慧,以實際行動推動港澳與內地的交流合作,積極反映港澳各界同胞的願望和意見,帶動更多的港澳同胞關心、支援和參與內地建設,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