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兩會手記:洋面孔記者構築獨特風景線(圖)

2013年03月05日 16:2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香農正在對發佈會進行拍攝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香農正在對發佈會進行拍攝

來自日本共同社的記者站在一台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靠高度彌補位置的不足

  來自日本共同社的記者站在一台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靠高度彌補位置的不足

這位黑人記者來自美國環球東方衛視,能佔到這麼好的位置恐怕比記者早來了一個小時還多

  這位黑人記者來自美國環球東方衛視,能佔到這麼好的位置恐怕比記者早來了一個小時還多

  北京時間3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參與兩會報道的數千名記者紛至遝來。據本屆全國人大的新聞發言人傅瑩透露,今年參與全國兩會報道的記者超過3000人,其中境外媒體的人數達到了千人以上。僅在發佈會當天,記者就與至少上百名境外媒體人擦肩而過,這些上會的“洋”面孔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發佈會預定的開始時間是上午11點整,在10點10分左右,面積本就不大的新聞發佈廳已經被堵得水泄不通。經過記者的粗略估算,在這近千名上會報道人員中,一眼就可辨認的外籍人員佔了近一成,其中還有大量難以與中國人區分的日韓記者無法統計。記者與其中幾人交談之後,發現他們多數人最關注的話題都與中國的國防相關,而中國領導人換屆、外交政策、經濟發展前景等內容,也被這些外籍記者頻繁提及。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攝像記者香農(Shannon Van Sant)今年第一次參加中國兩會的報道,當她看到發佈廳人滿為患的狀況時不由得感嘆了一句“我的天啊”。她表示,CBS的新聞網站、廣播及電視節目均會製作關於中國全國兩會的報道,儘管報道篇幅不會像中國媒體這麼大,但部分議題讀者十分關注。她説:“此次前來我最關注的話題是習近平主席和中國新任領導班子,但不知道能不能採訪到。此外,我還想了解中國的軍費預算及勞教制度等問題。”

  新聞發佈會尚未開始,香農的錄影機就出了點小問題,她在記者的協助下才得以順利架好機器、更換電池。而站在旁邊的《美國之音》記者王非則顯得老練得多,他剛剛參與過十八大的報道工作,對這種“中國式”的發佈會已駕輕就熟,很快就在人堆當中找到了自己的機位。旁邊的日本共同社記者雖然沒能搶到好位置,卻用好裝備彌補了這一缺陷——他站在一架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熟練地將“炮筒”舉過了人群的頭頂。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