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代表委員談收入分配改革 錢包鼓了為何還心理失衡

2013年03月05日 15: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收入水準也不斷提高,可是有關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錢包鼓了,為何百姓心裏還不平衡?就此,記者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生活水準提高了,差距也擴大了

  人們比過去富裕,為什麼心裏反倒更不平衡了?

  “這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收入差距、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突出;二是現在收入分配不公引發社會關注。因此,全社會對收入分配的改革有著越來越多的期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是存在明顯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表示,對於企業而言,國家規定了最低工資以保障僱員基本利益。“但是企業中有國企和央企,在壟斷性行業的國企、央企裏,員工普遍收入高,領導的收入就更高了,一些老總年收入動輒幾百萬元。還有,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明文規定的工資是很少的,但其他‘隱性收入’較高。這種高收入很容易引起社會其他群體的不滿。”

  希望政府大力發展農村産業

  關於收入分配改革的話題,來自西部農村的代表有更深切的感受。“部分人的富裕掩蓋了貧窮問題,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長韓永東是土生土長的撒拉族人。他直言,媒體現在多數關注的是城鄉收入差距大。其實,收入分配改革還要多重視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

  “目前農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是財産性和貨幣性的,産業性的收入也就是經營性收入佔有的比例很低。事實上,産業性的收入是最穩定的,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夠大力發展農村産業,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對於缺乏勞動力的弱勢群體應加大貨幣性的補給。”韓永東説,“他們的生活負擔非常重。”

  儘快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

  其實,政府非常重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問題,並著手逐步解決。日前,國務院已批轉《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是一個頂層設計方案,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破題?

  “收入分配改革關鍵是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沒有經濟體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講了也是白講。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其中就包括國企改革,打破壟斷。我們現在的體制,今天是政府官員,明天就是國企老總,國企改革關係著他們的切身利益,怎麼改是個問題。”黃澤民直言,“經濟體制改革之外,還要使收入分配透明化,接受民眾監督。”

  “居民收入的調節可以從稅收方面著手,加大對高收入者的徵稅,轉移支付給低收入者,對中低收入群體減稅,縮小收入鴻溝。”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北省委副主委楊佔秋説。

  遲福林多年關注收入分配改革,他表示,雖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出臺,但能否在實踐層面有效緩解並抑制不斷擴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仍面臨某些重大挑戰。

  “我建議,首先要儘快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突出問題。要在群眾熱議的壟斷行業收入、國企高管報酬、某些地方公務員福利過高等問題上,儘快提出務實的行動計劃;其次,明確提出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行動計劃。中等收入群體的持續擴大,是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的基礎,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務。國民收入倍增的關鍵是中等收入群體倍增,需要儘快制定並出臺結構性改革方案;第三,推動形成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當前,到了下大決心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的時候了。”採訪中的代表和委員們紛紛表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