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宗慶後:行政審批易致腐敗 你不賄賂他不給批

2013年03月04日 15:01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什麼産生‘跑部錢進’的現象?就是因為要趕著去批項目,現在的審批制度是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造成國家一些腐敗現象的大問題。”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在北京新聞大廈的議案發佈會上,痛批當下行政審批太難。

  宗慶後在《關於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加強事後監管的建議》中提出,要徹底取消不必要的審批制度,完善備案制度;完善監管體系和制度,加強事後監管。

  在發佈會現場,羊城晚報記者向宗慶後詳細介紹了日前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為簡化行政審批環節提出的“流程再造”概念:保持現有的政府架構不變、審批環節基本不變,通過流程再造,將799個工作日裏所經歷的20個委辦局、53個處室中心站、100個審批環節、100個章,壓縮在232個工作日內就能經過19個委辦局、46個處室中心站、77個審批環節的審批,蓋完86個章。

  聽完羊城晚報記者的介紹,宗慶後當即表示:“你説的這個概念,我認為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你説一個項目審批將近一年,意思是要加快審批速度,但我認為造房子的話只要有規劃了,這個地方應該造什麼,是否符合規劃要求要審批一下,有的東西我認為沒有必要去審批。例如工廠的生産線,調換一個品種也要重新審批。”

  “現在的審批很麻煩,監管也沒有到位,這裡面還牽扯到很多問題,包括腐敗。”宗慶後説,“現在審批放在國家發改委或各個部委,國家用少量的人就能管得了全國。為什麼産生‘跑部錢進’現象?因為要來審批項目,我認為這個是影響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造成我們國家一些腐敗現象的大問題。”

  為什麼可能産生腐敗?宗慶後解釋:“審批制度一多,容易造成腐敗。你做一件事要經過他審批,他不給你批,你賄賂他才給你批。目前來講,應該降低政府開支,讓政府少收點,給老百姓多分點。”他還認為,改革開放30年來,關鍵是沒有解決好分配問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