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代表委員號脈信陽“禁酒令”何以能“禁久”

2013年03月04日 12: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是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在河南團,信陽籍代表在這個話題上格外受到媒體青睞,這源於信陽已經成功實施了多年的“禁酒令”。不少人都想探究:信陽禁酒何以能“禁久”,對改進工作作風有什麼啟示?

  信陽市2007年1月起實施了“禁酒令”,禁止公務人員工作日午間飲酒。6年多來,這一措施一直得到堅定執行,得到幹部群眾擁護。當地一些幹部甚至説:“中午不喝酒,在生理上已經形成了習慣。”今年1月,信陽當地媒體通報了兩起違反“禁酒令”的案例,新縣兩名幹部在督查中被發現中午飲酒,最終分別受到行政記過和行政警告的處分。信陽督查組的工作人員説,剛實施的第一年查處了400多人,現在差不多3個月才能抓到一個違反“禁酒令”的,還都是在邊遠縣鄉發現的。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維政説,中午喝酒誤事、敗壞幹部形象,大家都非常清楚。“禁酒令”發佈之前,信陽的酒風是河南聞名的。“禁酒令”實施後,信陽禁酒成效和幹部作風改變也是河南聞名的。作風好轉對工作的有效推進和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也顯而易見。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信陽毛尖集團董事長陳世強説,在信陽工作日午間不喝酒,經歷了三個階段,由開始有紀律嚴查“不敢喝”,到下午要上班“不願喝”,再到形成自主習慣“不想喝”,包括在節假日午間也不想喝了,已經步入良性迴圈。

  信陽禁酒之初,推動難度很大,不僅幹部群眾質疑是否一陣風,甚至還有酒協狀告“禁酒令”違法,信陽市都頂住了壓力,即使經歷了市主要領導變動,“禁酒令”也作為一項不可動搖的政策延續了下來。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喬新江解釋了信陽禁酒能持久的“秘訣”:一是有機制保證,有制度、有督導、有追責、有曝光。為推行“禁酒令”,信陽專門成立了三個督導組,被授予“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可以隨時入場檢查,即使市委常委會也不例外。二是規定嚴格細緻,領導帶頭、不留口子、不搞下不為例。不論什麼類型的酒、不論什麼級別的幹部、不論什麼理由,只要違反了禁酒令,一律視為違紀。即使省部領導來了,也沒有因禁酒得罪人,還被當做信陽特色受到讚賞。三是制度人性化,將禁令限制在工作日午間、公務人員、本市範圍,規定嚴格而又可接受。

  喬新江代表認為,只要我們建立制度保障,建立督導追責機制,將細化的措施落在實處,改進工作作風肯定會有成果,並最終形成內化於心的職業習慣和職業素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