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新委員趙本山提案:建設美麗鄉村 能醫病能養老(圖)

2013年03月02日 11:16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趙本山抵京參加兩會。杜恩湖攝

  趙本山抵京參加兩會。杜恩湖攝

  @華西都市報:

  首次參會,全國政協委員趙本山提案: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穿得暖,吃得飽。有房住,有領導。能醫病,能養老。有權益,冤屈跑。有文娛,風氣好。山水美,污染少。

  趙本山認為,中國農民人口數量眾多,“美麗鄉村”建設非常重要。

  心情非常激動!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演員,我一直關注農村的生活,我有今天也是靠吃農民這碗飯的。趙本山

  昨日,北京陽光燦爛,春風和煦,備受關注的全國兩會即將舉行。作為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抵達北京。

  3月3日起,他將和數千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履行職責,參政議政,共繪實現“中國夢”的美麗藍圖。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我將建議政府進一步關注美麗鄉村建設問題。”昨日,在政協會務組報到後,趙本山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釆訪。

  首次參會

  心情非常激動

  將積極建言獻策

  此次是趙本山首次參會,華西都市報記者問道:“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你現在是什麼心情?”

  趙本山説:“心情非常激動!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演員,我一直關注農村的生活,我有今天也是靠吃農民這碗飯的。能當選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我感到非常光榮。我會備加珍惜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趙本山説:“第一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我最大感受就是:我們國家大有希望,只要大家努力做好,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提案建議

  建設美麗鄉村

  重點關注鄉村文化

  作為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的提案自然引人注目,華西都市報記者直奔主題:“你的提案具體是什麼?”

  趙本山笑著説:“我是農民出身,我的提案自然是與農民有關。我的提案是: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我將建議政府進一步關注美麗鄉村建設問題。同時,因為我是搞二人轉文化出身的農民演員,中國鄉村文化建設,也是我關注的重點。”

  “農業部科技司有關人員也與我接觸,商討建設‘美麗鄉村’的問題。”談到建設“美麗鄉村”提案時,趙本山語言樸實,一口説出了他的心裏話:“我對‘美麗鄉村’的理解是:穿得暖,吃得飽。有房住,有領導。能醫病,能養老。有權益,冤屈跑。有文娛,風氣好。山水美,污染少。”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記者問:“第一次當政協委員,你為什麼會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提案?”

  趙本山回答:“加快建設‘美麗鄉村’,要從國家戰略地位考慮。中國農民人口數量眾多,‘美麗鄉村’建設非常重要。”趙本山對自己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的提案進行了解讀。

  民生 改善吃住病有所醫  趙本山説,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有的地方還是存在問題。吃穿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據他調查,目前有的貧困村還存在缺衣少食的情況,有的地方農民的住房條件還不容樂觀。另外,有一些村級組織管理機構形同虛設,還有人不願當村幹部。有的當了幹部,也不發揮作用。

  趙本山介紹,有的農村看病難問題比較嚴重,村民就算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但因醫療條件較差,小病拖、大病扛。農民養老也是個大問題,養兒防老觀念根深蒂固,從而導致越窮越生、越生越窮,惡性迴圈。此外,農民的權益靠什麼保障?在哪兒説理?大部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就是因為農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引起的;有的農村工業污染嚴重,農村建設發展,要挖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文化電影電視多面向農村

  除了聚焦農民的民生問題,趙本山對加快鄉村文化建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趙本山説:“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其實都在農村。我做了一些建設‘美麗鄉村’方面的調查。我發現,一些農村農民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在家裏還是以看電視、打麻將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越來越渴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趙本山建議:電影、電視劇、電視欄目要多面向農村,城市文藝團體要多走訪基層。農民看戲、看電影應該儘量實行免費。城市文藝團體可以組成“大篷車”演出團、文藝小分隊,除了逢年過節,平常也應該多下鄉為農民演出,形成面向基層、為農民免費演出的一種制度。我們本山傳媒今年也會組織文藝小分隊,多下農村為農民演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