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媒體關注全國兩會:“減”字當頭

2013年02月28日 17: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2013年全國兩會的臨近,海外媒體對於兩會的籌備情況、人事議題以及近來熱議的機構改革等話題進行關注。

  今年兩會“減”字當頭

  香港《經濟日報》25日指出,經過百天磨合期,全國兩會即將完成從中央到地方的黨政大換班,同時也將是“習李新班”磨合成果接受檢驗、新風氣集中展現的舞臺。外界關注,下周的兩會在減少形式化程式、節儉高效方面會否有所改變。

  香港大公網23日的評論稱,今年全國兩會“減”字當頭,除了減會期之外,還將減少工作人員數量。會議簡報的數量也將合理精簡,減少水分,突出實質的內容。

  文章説,以往每年兩會均將參會記者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作為一個宣傳亮點,今年悄然變化。以往兩會也確實存在某些記者不注重新聞的採訪報道,卻熱衷搞公關、拉關係等“副業”,這一局面有望改觀。

  兩會人事佈局悄然拉開

  香港《大公報》24日指出,隨兩會的臨近,外界對於人事議題的關注度愈加提高。在會務籌備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兩會人事佈局已經悄然拉開。

  美國《世界日報》24日刊文説,新一屆全國“兩會”即將啟幕。今年“兩會”上,“交叉任職”的省級大員會較往年多,他們既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為何會有此安排,值得關注。

  香港《經濟日報》24日稱,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肩負著政府換屆的任務,當中財經官員的任命更備受矚目,新一批財經團隊將輔佐新一屆政府團隊為未來5年的中國經濟掌舵。

  國務院機構改革重在理順職能

  香港《大公報》24日指出,每逢換屆年的全國兩會,都會有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內容。據悉,今年兩會國務院仍將進行機構改革,但此次的重點將放在理順部門職能上,以提高經濟宏觀調控實效和社會公共服務水準,而不再簡單追求政府機構的簡單合併。

  香港《文匯報》24日稱,這是繼2008年之後,中國進行的第二輪大部制改革,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進行的第七次大規模政府機構改革。不同於以往政府機構改革簡單的“加減法邏輯”。

  臺灣《旺報》24日指出,大部制改革,將成為“習李體制”推動系列改革的最優先行動方案。習李團隊穩步改革,有助提高大陸政府效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