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實幹興邦:有一種空談叫“誠懇道歉”

2013年02月28日 14:37 來源:金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面對公眾訴求,是假裝看不見,還是光説不練,讓一次次“誠懇道歉”消解公信力,抑或是認真面對,積極行動,是檢驗是否真心實幹,真心將公眾監督、公眾利益當回事的試金石

  “對不起,我們搞錯了。”深圳市政協委員淩志偉的提案一年多來如泥牛入海的遭遇經媒體報道後,昨日,他終於等到了來自深圳市政府辦公廳的誠懇道歉。原來,由於工作人員的粗心大意,他的提案遲遲沒能送達有關部門的手中,讓他的提案放了“空”炮。

  如何從中切實吸取教訓,並舉一反三,杜絕類似現象的發生,是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但某種程度上可以説,這樣的烏龍事件畢竟只是一種無心之失。與之相比,不時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來自有關部門的“道歉”,則讓人的心情要複雜得多。事實上,事前信誓旦旦地表示“高度重視”,事後卻不了了之,面對公眾的質疑頂多站出來“誠懇道歉”一番,不僅是許多企業的一種危機公關表演,也成了不少政府部門回應民意的一種套路。這樣的不能解決問題的“道歉”姿態,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空談。

  淩志偉在去年“兩會”期間提交了治理安托山片區污染的提案,晶報也于同期對此進行了報道。無獨有偶,政協委員佘國治今年也向晶報記者反映,安托山片區存在粉塵重污染問題,希望得到妥善解決。現實是,安托山採石場合同用地逾期5年但拒不搬遷,與此相對應的是7年前就規劃的安托山公園至今不見蹤影。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在哪?更何況,公眾至今連“對不起,搞錯了”式的歉意都沒有見到。

  一些部門即使“道歉”了,也是媒體曝光後,被輿論的巨大壓力逼到墻角的“道歉”。2011年底,晶報曾連續報道了梧桐山土沉香被盜伐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深圳市城管局曾就此召開新聞發佈會,坦率地承認盜伐事件暴露了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和漏洞,日常監管不到位,“作為梧桐山風景區31.82平方公里土地的管理者,我們守土有責,對土沉香遭盜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話雖然擲地有聲,人們也相信這種承諾的真誠,但梧桐山接連出現的亂砍伐及亂搭建事件證明,這種淪為空談的“道歉”並沒有很好地轉化為實幹,轉化為對制度缺陷的有效彌補。

  還有的“道歉”,則屬於選擇性的“道歉”。比如,去年7月和10月,因為少兒醫保個人申報系統網頁上出現錯誤,以及因少兒醫保系統調整導致少兒醫保卡無法使用,深圳市社保局均為此進行了公開道歉。但是,不久前,市民碰到看病刷不了醫保卡的情況,醫院表示可能是社保局的系統出現故障造成的,但社保局並沒有就此進行及時回應。

  而在社保局日前就2012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安排情況向市人大計劃預算委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所作的專項報告中,並未在報告中對2億多的“基本支出”作詳細説明,只是概括性表達為“我局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均嚴格按財政規定支付”。與會的各位代表對此提出異議,市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也並未在會上作出明確回應。挑容易的問題來面對公眾,卻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表現得遮遮掩掩,只能讓人感到這樣的選擇性“道歉”顯得有口無心,是一種應付與裝飾。

  要實幹,不要空談。公眾期待的不只是道歉、回應和表態,甚至也不只是高屋建瓴式的慷慨陳詞,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幹。面對公眾訴求,是假裝看不見,還是光説不練,讓一次次“誠懇道歉”消解公信力,抑或是認真面對,積極行動,是檢驗是否真心實幹,真心將公眾監督、公眾利益當回事的試金石。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