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莫讓內部餐廳成為“舌尖腐敗”的“飛地”

2013年02月06日 14:2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相繼“亮劍”,一場“光碟行動”席捲全國,吃喝之風有所收斂,“舌尖腐敗”得到初步遏制。然而,據媒體和網友披露,隨著春節臨近,個別單位將宴請轉移到裝修豪華的內部餐廳,其標準、其規格,絲毫不遜於高級酒店的豪華套餐。

  單位內部餐廳旨在為員工提供優質、可口、衛生的餐飲服務,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對單位的歸屬感,其設立的初衷無可非議。然而臨近春節,個別單位的內部餐廳卻顯然變了味,往往“食客之意不在飽,在乎名酒佳肴也”。沒有了圍觀的眼睛,沒有了被曝光的風險,吃喝起來自然更加無所顧忌。

  更為重要的是,倘若在高檔酒店吃喝,發票必須入賬,因此如何過“審計關”可能會成為難題。“轉戰”內部餐廳後,省去了審計的麻煩,自然吃得更加“放心”了。

  “舌尖腐敗”向內部餐廳轉移,其危害不言而喻,特別是由於其隱蔽性,一旦氾濫開來,不但會“吃壞了黨風吃壞了胃”,更有可能對政府的公信力,産生難以挽回的影響。

  在記者看來,防止“舌尖腐敗”向內部餐廳轉移,各級黨政機關應當率先垂范,從源頭抓起,嚴格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在此基礎上逐步公開包括內部餐廳經費在內的“三公”支出,接受群眾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社會風氣的好轉。

  同時應當認識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治理“舌尖腐敗”也必然是一場“持久戰”。必須俯下身來,一點點剷除“舌尖腐敗”滋生的土壤,讓其成為無本之木,從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記者龐書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