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延安寶塔區人代會住五星酒店 回應稱享團購價

2013年02月03日 09: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延安市寶塔區人代會入住五星級酒店引熱議

  最近,各地兩會集中召開,“會風”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除了會議內在品質是否紮實、是否探討實質性問題之外,開會的地點、花費、排場等外在形式是否改變也備受關注。

  日前,有網帖稱,延安市寶塔區召開人代會,代表們入住延安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棗園賓館。網友上傳的“棗園賓館房價表”顯示:棗園賓館價格最低的房間為1778元/天,最貴的豪華行政套房為4578元/天。此外,不論房間類型,都要額外加收15%的服務費。

  此前,棗園賓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稱,寶塔區召開本次人代會,共在該酒店訂了170多套房間,領導住的是套間,其餘參會者住標間。另據當地媒體報道,延安寶塔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期自1月21日至24日結束,總共花費超過30萬元。

  對此,寶塔區人大曾回應稱:此次大會所涉五星級酒店房價係“團購價”,標準間每天260元,未安排套間。

  1月29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繫到延安市寶塔區宣傳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對方未答覆相關問題,並表示不負責此項工作。該工作人員稱,對記者提問,原則上一律不回答。他還表示,最近網路維修,上不了網,不了解情況。

  棗園賓館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該賓館折後最便宜的標準間是635元/天,但她稱自己“第一天上班”,不知道有沒有“團購價”。

  2012年11月26日,財政部辦公廳下發《關於批復陜西省2013-2014年黨政機關出差和會議定點飯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附件內容包含了陜西省黨政機關133家出差定點飯店及139家會議定點飯店。其中,延安市內的6家定點飯店分別為延安旅遊大廈、延安銀海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延安聖通大酒店、延安鳳凰賓館、延安宏泰假日酒店、延安地礦培訓中心,不包括此次寶塔區人代會所在的棗園賓館。

  據媒體報道,寶塔區方面曾對外解釋稱,政府指定接待用的賓館正在裝修中,只有棗園賓館有承辦大型會議的條件。

  記者查詢了延安市上述6家指定飯店的會議容量。其中,具有最大會議容量的延安聖通大酒店可容納300人。延安棗園賓館則擁有一個能容納1000人的劇院式會議廳。但據延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縣區動態新聞《寶塔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內容顯示,參加此次會議代表應到202名,實到196名,未超過300人。對於承辦類似大型會議需要達到什麼條件,寶塔區方面並未作出解釋。

  網友“東籬_先生”通過微博提出質疑:寶塔區稱住酒店享受的是“團購價”,標準間為260元/天(即平均每人每天花費130元),按照《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的處級以下人員每人每天150元標準以下憑據報銷,似乎是符合規定的。但該《辦法》還規定,住宿應在三星級及以下的賓館、飯店。然而,棗園賓館是五星級。寶塔區的解釋是否太牽強?

  記者查詢發現,近兩年來,延安市“三公消費”相關數據處於增長狀態。延安市人民政府網站顯示,2010年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用財政撥款開支的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作費、公務接待費支出,合計12012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4375萬元;2011年三項經費支出合計為13200萬元,公務接待費5615萬元。

  最近,隨著中央出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的形勢高調顯現。各地兩會期間紛紛提出“樸實會風”,多地壓縮會議費用,不再鋪設紅地毯,代表和委員出行不用警車開道,不再發放紀念品,不再擺鮮花和綠色植物等。

  此前,《中國共産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準則》實施辦法也提出“禁止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鋪張浪費”的原則。其中,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在公務活動中提供或者接受超過規定標準的接待,或者超過規定標準報銷招待費、差旅費等相關費用,情節嚴重的,依照《黨紀處分條例》第七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表示:“當前,從上到下都在倡導‘廉潔型政府’、‘節約型政府’,政府紛紛縮減開支、節約經費。群眾、媒體的眼睛都在盯著政府的作為。如果有地方政府頂風而上,必然會受到輿論譴責。”

  “兩會代表是人民群眾選出來的,一定要對納稅人的錢負責,不該將錢花在華而不實的地方。我認為,會議進程中如有鋪張浪費的違規行為,一經查出,應馬上啟動問責。人大代表更應做出節儉表率。”林喆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