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江西第一貪單筆受賄千余萬 樹絕對權威插手項目

2013年02月02日 09:47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江西第一貪”的腐敗路線圖

  江西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吳志明受賄4732萬元 一審被判死緩

  插手工程,樹絕對權威,搞潛規則……由於在位期間濫用權力、肆無忌憚貪腐,受賄金額高達4732萬元,曾經的政壇“明星”江西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吳志明(如圖),最終淪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查處的個人受賄金額最高、單筆受賄金額最大的腐敗官員。

  去年底,吳志明被江西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産。而此案暴露出的少數地方權力長期封閉運作、公眾監督嚴重缺位等問題令人深思。

  單筆最高受賄千余萬元

  2002年至2011年,吳志明在先後擔任南昌市西湖區區長、中共南昌市青山湖區區委書記、南昌市政府市長助理、中共南昌市委政法委書記和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等職務期間,共41次收受他人賄賂。

  記者調查發現,在吳志明索賄受賄的清單中,金額最多的一筆高達1129萬元,動輒上百萬元的受賄金額更是屢見不鮮。作為回報,吳志明則在工程項目、人事調動、幹部提拔等方面為請託人大肆謀取利益。

  據辦案人員透露,在擔任上述職務的9年時間內,吳志明瘋狂斂財,其中在任青山湖區委書記期間,平均每年斂財近千萬元。

  案發後,吳志明在《悔過書》中寫道:“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一開始就是追求當官發財、大富大貴”,“只有自我、只顧自我、只為自我的思想深入到我骨髓裏”。

  貪腐三大“秘訣”

  吳志明的貪腐“秘訣”為三點:插手工程、樹絕對權威、搞潛規則。其中,樹絕對權威無疑又是其肆意插手工程和大搞潛規則,實現權力變現的“不二法門”。

  辦案人員表示,吳志明屬於典型的“邊腐邊升”,他從有權力開始就“撈錢”,其瘋狂斂財過程,從作案動機、手段、方式等可以歸納為“十個不”:

  一是不論崗位。沒權時收小的,有權時收大的;二是不擇手段。主要有三招:插手項目、樹絕對權威、搞潛規則;三是不看對象;四是不管事由。不管是工程項目還是人事調動、幹部提拔,不管能不能辦,也不管辦成辦不成;五是不限多少;六是不拘方式。不管是現金還是實物,不管是人民幣還是美元、港幣,不管是房産還是傢具、手錶、字畫,都來者不拒;七是不分場合。以辦公室收錢的居多,家裏、車上、出差在外也收;八是不論金額。別人送錢給他時,送了多少只留下一個大概印象,基本上沒有仔細點過錢;九是不明用途。對金錢但求所有,不求所用;十是不計後果。

  “黑色成本”推高企業成本

  面對腐敗官員的貪婪之手,主要以企業老闆為主的行賄者可謂心情複雜。記者採訪發現,很多企業主往往既渴望通過金錢賄賂獲得權力的庇護、分享權力的“紅利”,又難以承受不斷攀升的“腐敗成本”。

  據江西檢察機關透露,在工程建設領域,有的企業甚至將工程總造價的5%至10%作為行賄資金列入支出預算,從招投標直至工程款支付,行賄在有的地方成了業內潛規則。

  “我們已經快喘不過氣來了!”一家汽車零配件企業的董事長向記者坦言,當下讓企業主苦不堪言的,就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過多過高的“黑色成本”,嚴重推高了企業經營成本,甚至讓企業直接面對生死存亡。 據新華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