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媒體不該用娛樂心態消費趙紅霞

2013年02月01日 07: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段時間,沒有哪一個新聞人物能夠搶過趙紅霞的風頭。作為不雅視頻案中的女主角,她成為媒體追逐和網友調侃的焦點。一個女人成功色誘到了那麼多官員並把他們拉下了馬,新聞的傳奇和荒誕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力。這樣的新聞故事太能引人眼球了,性、偷拍、視頻、官員、反腐,每一個字眼都挑逗著大眾的獵奇,人們對這起敲詐案的好奇和驚訝都轉移到了神秘的趙紅霞身上。

  很多人都在追問,這到底是怎樣一個女人?甚至不少網友稱讚她是立了大功的“反腐英雄”,在惡搞和嘲諷的同時,網眾紛紛猜測著她的容貌、背景和身世,以訛傳訛中甚至鬧出了很多烏龍,媒體誤將很多無關者的照片當成了趙紅霞,讓無辜者躺著中槍,各種版本的照片謬種流傳。一家媒體宣稱“目前網上傳播的多張趙紅霞照片都不是她本人,都是盜用了網友的照片”,而他們有趙紅霞的照片,不過是一張只露小半邊臉的側身照。來自警方的消息稱:趙紅霞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被以敲詐勒索罪批捕了。

  面對趙紅霞充滿好奇的媒體和公眾,我想説一句,不要再消費趙紅霞了。于公,這會轉移反腐的視線,使反腐敗娛樂化;于私,這會傷害到無辜的趙紅霞家人,對趙紅霞本人也是傷害。

  據説,如今很多媒體都雲集重慶,尋找這個神秘的女人和她的家人,“能不能拍到或採訪趙紅霞”,成為媒體獨家新聞競爭的一個焦點。一個同行的反思很意味深長,他在微博中寫道:重慶不雅視頻事件中,有同行去過趙紅霞所住小區,敲開她家門,遇到了她的丈夫、孩子和婆婆。面對他們,這位同行有沒有過瞬間的尷尬?我也曾面臨這樣的困境,渴望找到獨家的料,時常衝的猛,不過總為自己的魯莽感到羞恥。一位官員離奇去世,我去過他家、單位甚至殯儀館,最後我完成了採訪,但並不快樂。

  這位同行的反思引起了很多關於媒體倫理的討論。是啊,記者敲開趙紅霞的家門,説什麼好呢?準備問什麼呢?或者讓趙的家人説什麼好呢?問她的家人知不知道趙紅霞在外面做了這些丟人的事?讓趙的家人譴責一下趙紅霞,罵她傷風敗俗,要與她劃清界限?這難道不非常殘酷嗎?其實這裡沒有什麼採訪技巧的問題,而是該不該去敲趙紅霞家的門,這將其家人置於了無比尷尬和窘迫的境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