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鐘南山:大氣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誰都跑不掉

2013年01月31日 08:36 來源:央視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視《新聞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霧霾升級,治理要不要升級?!》,以下為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説:

  140多萬平方公里霧霾籠罩,8億以上人口受到影響,這樣的天氣還要“霾”多久?

  王躍思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的空氣已經不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見的物質了。

  解説:

  高速公路封閉,航班延誤取消,嚴重污染了的空氣中環衛、交警、快遞,戶外工作是否需要勞動保護?

  景軍 北京朝陽環衛中心四分隊:

  出哈氣眼鏡就看不見了,沒法戴這個,戴著也不習慣,也出不來氣。

  解説:

  一個月內,四次嚴重霧霾天氣接連發生,一個月內,僅有五天沒有霧霾,如何面對一個又一個被嚴重污染的城市?《新聞1+1》今日關注:霧霾升級,治理要不要升級?!

  主持人 李小萌:

  歡迎來到正在直播的《新聞1+1》。節目一上來,我們要來看幾張發表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照片,拍攝的是北京幾個著名的景點或者是標誌性的建築,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張,這是天安門,這是故宮,這是長城,這是天壇,這是頤和園,這是中關村,這是霧鎖的北京昨天的樣子。如果這表現是霧霾之下的北京,更應該説這也表現了人們的一個心情。當我們聽到環保部的官員説發達國家治理大氣污染也是用了30到50年才完成的,一個“才”字的使用,更是讓我們的心情濃的像這幾張照片一樣,濃得化不開。如果現實是這樣的,但我們還是希望以政府為主導的環境污染的治理能夠只爭朝夕。

  (播放短片)

  解説:

  “今天的天氣關鍵詞是中東部霧霾持續。”

  “今年以來的第四次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已經在我國中東部地區盤踞了兩天多的時間了。”

  “27日北京就遭遇了霧霾,空氣品質為5級重度污染,28日霧霾加重,空氣品質達6級,嚴重污染。”

  “環保部昨天監測顯示,中東部地區受霧霾天氣的影響正在逐漸地擴大,空氣品質是非常明顯的一個下降,霧霾的面積是130萬平方公里,比28日增加了約10萬公里。”

  霧霾又來了,這已是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的第四次大範圍霧霾天氣,而對於北京的市民來説,霧霾似乎就沒有離開,因為從1月1日到今天的30天裏,北京的霧霾天氣數量多達25天,僅有5天沒有霧霾。今天北京整體空氣品質仍處於嚴重污染級別。

  王躍思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按照我們城區750平方公里來算,我們城市的上空懸浮的是4000噸的污染物。北京的空氣已經不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見的物質了。

  解説:

  面對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中央氣象臺也一改往日的霧霾預警發佈機制。

  “今天氣象部門對這個霾預警信號的標準進行了一個修訂,將霾預警分為了黃色、橙色、紅色三級,分別對應的是中度霾、重度霾和極重霾。”

  而對於民眾來説,面對如此頻繁出現的霧霾,已經從最初的忍耐轉變為一種忍無可忍的狀態。其中就有網民調侃到,“現在連喝西北風都要中毒了。”而昨天,演員宋丹丹也在其微博上發出了一張霧霾下的北京照片,並説到“在北京出生長大生活了五十年,出國潮及各種誘惑都沒讓能我離開這個可愛的城市,今天我腦子裏一直在轉,我該去哪度晚年呢?”這條微博引來了34000余次轉發,18000余人的評論,網友有的建議他到青島、海南、廈門去度晚年,但也有網友表示,可以離開地球到月球去。

  面對重重霧霾,逃離顯然不是辦法,28日網友發佈微博稱,“霾又來了,行人中很多戴口罩,路上的警察不戴,我問你們不可以戴口罩嗎?年輕的交警説不可以,又説網上有人呼籲讓我們戴呢。”這條微博目前已被轉發3萬餘次,從而引發公眾對戶外勞動者如何進行保護的關注。

  按照我國目前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警察不能佩戴口罩。但在隨後央視新聞的一份近萬人參與的微調查顯示,有98.5%的網友支援交警戴口罩執勤。在社會的呼籲下,就在今天,濟南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決定在霧霾天氣一線交警試行佩戴口罩上崗執勤。當自己生活的城市總是呈現出朦朧狀態,這一次的人們不再只討論戴什麼樣的口罩,而是轉而開始探討怎麼能夠改變現狀,自己能為止霾、治霾做點什麼?

  主持人:

  日子一天天地過,只是感嘆今天的污染又很嚴重,但是掐指一算,我們來看這張圖,在2013年的第一個月份,我們有25天都是在這樣的霧霾天氣之下度過的,也就是説有25個早晨老人不能去遛早,有25天孩子不能到室外去嬉戲。現在的心情真的像天氣預報先生説的那樣,真想喝幾口西北風。

  有人説環境治理,像霧霾天氣的成因,PM2.5這麼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比如你可以選擇綠色出行,比如説煙民可以少抽幾隻煙等等。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明確地説,這還是政府的責任,有人會説什麼事情都找政府的責任,不是一個有擔當的公民,不是一個有思辨力的媒體該做的事情,這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來看看PM2.5的構成,它首先是燃煤的排放,然後是汽車尾氣的排放,包括了農村比如説秸稈、稻草的燃燒,也包括你炒菜、做飯都能夠排放PM2.5。然而主體像燃煤,這畢竟是牽扯到了産業結構生産的方式,這是不是牽扯到了政府責任的所在。比如説像汽車尾氣的排放,那綠色出行的倡導,包括便利的快捷的公交系統的建立,包括燃油的指標這個標準是不是該不該提升,是不是政府的責任所在。再説治理的方法推進和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推進的出臺,是不是政府的責任所在。

  所以我們也看到來自中國高層的聲音,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説,“最近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生産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影響,應該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産業結構和佈局調整,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這幾句話的主語就是政府。

  我們再來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表態,“現在出現這些情況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和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同步推進的,但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