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廣西地方政府拒絕接受捐助 稱不想戴上災區帽子

2013年01月21日 09:1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最冷寒冬”裏廣西山區小學生穿涼鞋睡涼蓆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愛心人士紛紛捐資捐物。然而,當地有關部門卻拒絕設立物資接收賬戶,並要求記者停止呼籲捐助,理由是不想戴上“災區”的帽子。

  涼蓆從夏墊到冬

  廣西天等縣馱堪鄉孔民小學,打過午休起床鈴,每張床上都有兩三個孩子從不到1公斤的被窩裏鑽出來。涼蓆捂不暖手腳,孩子們只能把宿舍門窗緊緊關上。操場上,四年級的孩子還在玩耍,黑腳丫上的黃色涼鞋格外顯眼。

  由於回家路遠,101個學生都在學校寄宿。校長農康宏説,絕大多數孩子是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2012年初當地團委與一家慈善機構取得聯繫,捐資5000元,他才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床50元的被子。沒錢買褥子,涼蓆從夏天墊到冬天。

  天等縣團委副書記潘冬冬説:“我們的渠道太窄,能幫助到的孩子確實不多。”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隆林各族自治縣、陸川縣等一些山區小學都存在類似情況。

  當地不想當“災區”

  有關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吉林、江蘇、廣東、廣西等地的愛心人士紛紛捐資捐物,不僅101個孩子的鋪蓋問題馬上解決,他們的衣物、鞋子等也在源源不斷地匯入學校。

  然而,就在大家傳遞感動、聚沙成塔時,一直聲稱沒有物資來源的當地有關部門卻拒絕設立物資接收賬戶,並要求記者停止呼籲愛心人士的捐助。理由是不想戴上“災區”的帽子。還有人甚至抱怨愛心人士電話太多,不懂得如何處理這突如其來的“驚喜”。

  快評

  天寒比不上心寒

  沒有地方囤積愛心物資,沒有渠道接收愛心款項,想必這難不倒手握公章的某些部門。你們説的難處實際上只有一個:難以處理上級的壓力。

  天寒比不上心寒。為保面子不顧孩子的裏子,保位子比做實事重要,官本位思想何其嚴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政府管理部門長期“懶政”,粗糙而簡單的工作方式暴露無遺。成熟的社會保障體系應該是福利多元主義,當然這也得公共部門願意放權給市場以及民間組織才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