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時言平:“領導不在”不過是推諉民意的藉口

2013年01月10日 09:5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輿論監督和民意訴求嚴防死守,似乎已經成為機關單位的行政慣性。一些機關大院構築成了民意難以抵達的孤島。

  就河南蘭考7名孤兒火災遇難事件,《人民日報》記者歸納了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希望民政部給予回應,一直沒有消息。1月8日上午,記者打了15通電話,想要了解民政部對採訪要求的安排進度,結果只得到一句“領導不在”。

  一篇《民政部採訪記》,簡直是部活脫脫的《官場現形記》。在這《官場現形記》裏,接受採訪的工作人員及相關領導,將機關單位推諉民意的作風演繹得可謂淋漓盡致。同時,更是將民政部無視中央轉變工作作風要求的態度展露無遺。

  透過曲折的採訪歷程,讓人看到的仿佛是一場陷入僵持階段的足球賽:民意訴求和監督輿論就像那大門口的足球,機關工作人員及業務幹部則像那不斷傳球的隊員,其目的是防止“球”攻進大門,並接近作為“守門員”的主要領導。記者15通電話都沒有找到能給出答覆的負責人,可見這些傳球隊員們的功力該有多麼的深厚。

  對輿論監督和民意訴求嚴防死守,似乎已經成為機關單位的行政慣性。無論是民政部這樣的大機關,還是基層政府的小機關,民意要想進去,首先都要通過重重機關。在各種推諉中,一些機關大院構築成了隱形的迷宮、民意難以抵達的孤島。

  將民意拒之門外,視輿論監督為大敵,政府將離民眾漸行漸遠。7名兒童葬身火海,被遺棄的孤兒們再度被社會拋棄,面對公共輿論的拷問,民政部門怎能充當將頭埋進沙子的鴕鳥,無視問題的存在和責任的擔當。兒童福利存在缺陷,社會救濟不夠週到,這都是事實,敢於正視民意和承擔責任,願意接受監督和質詢,才符合民意的期待。

  民政部工作人員推諉輿論監督,只不過是大大小小行政機關作風的縮影。這種回避問題、逃避責任的態度,推掉的或許是他們眼中的“麻煩”,但抹黑的卻是權力的形象。民意在推諉中沮喪焦慮,監督在阻礙中難以為繼,長此以往,政府機關難免在深宮大院裏迷失職責,公信力也因此被不斷透支。

  《人民日報》所揭示的,正是民眾所感受的;民政部某些工作人員表現的傲慢與推諉,也恰恰是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所在。面對《採訪記》揭露的一切,在中央轉變作風的要求下,上至部委,下至普通行政辦事機構,立在政府門前的隱性之墻,該拆除了。

  昨日,民政部終於接受了新華社採訪,回應了蘭考事件,態度也還算誠懇,但是,這種態度如果早一點拿出來,又何必有此輿論風波?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