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中國網事:“蘭考大火”該有一個怎樣的了結?

2013年01月09日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政府責任撇清了,6名責任人被停職檢查了,“袁媽媽”不收養孩子了,倖存的“袁氏孤兒”也算有了安置……事情發展到現在,似乎有了一個“了結”。但是記者卻依然“心結”未了。這裡至少還有三個追問:

  一問:6名官員豈能擔7條生命全責?面對洶湧民意,蘭考終於有所回應,縣民政局等6名“比芝麻還小的官”被停職檢查。然而網民卻難掩失望:這個結果如何抵得過7條生命之重。

  25年來,蘭考縣對袁媽媽的收養行為從“無視存在”到“讚揚扶持”再到認定“非法收養”,他們本可以讓悲劇避免,然而又何曾盡職盡責解決過這一問題?記者更想問一問事故發生至今,始終沒有出過聲的蘭考“主官”——縣委書記、縣長,蘭考大火,你們怎麼看?

  二問:我們如何面對“袁媽媽”傷心的背影?在蘭考政府未能承擔應有責任之時,作為一名普通農婦的“袁媽媽”,25年來承擔起民政、婦聯、紅十字會等所有部門的職責。

  然而,一場大火讓她在一個星期裏離開了她的孩子。更讓人倍感揪心的是那些在她傷口上撒滿“流言”的社會質疑,認定她“非法收養”的地方政府。如今母親傷透了心,只留給我們一個傷心離去的背影。可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讓“袁媽媽們”不會因此寒心?

  三問:下一個蘭考棄嬰的“活命”在哪?倖存的11名“袁氏孤兒”如今大部分被安置到開封市社會福利院。然而,在一個沒有“袁媽媽”,沒有兒童福利院的蘭考,下一個出現在街頭的棄嬰又該由誰來給他“活命”?

  不僅僅是在蘭考,像“袁氏孤兒”這樣被私人收養的可憐棄嬰,相信還有很多。對這些孤兒來説,生身父母將他們第一次拋棄,社會不應再第二次將他們拋棄。但是,我們的社會準備好給這些棄嬰和孤兒一隅溫暖的居所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