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調查稱每年企業家犯罪數以千計 習慣用錢消災

2013年01月06日 11:2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5日上午舉行的2012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與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張遠煌教授透露,經調查我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家,因為觸犯刑律而“倒下”。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國企業家防範刑事法律風險意識還很淡薄,而該意識的強弱則決定著企業家及其企業的命運。

  2012中國公司法務年會由《法人》雜誌主辦,為期兩天的會議就公司法務的戰略價值、公司法務部門的管理策略和內容展開討論與交流。

  “企業低估刑事風險”

  “刑事風險距離企業和企業家有多遠?我的觀點是很近。”張遠煌認為,刑事風險和其他風險一樣,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因此企業家首先應該優先具有防範刑事風險的底線意識,而這種意識的強弱決定著企業家和企業究竟能夠走多遠。

  張遠煌稱,目前國內普遍的情況是,企業家防範刑事法律風險的意識相當淡薄,企業家的犯罪越來越多;同時,企業家犯罪也牽扯到企業的健康發展,牽扯到企業職工的生計和權益。“從我們的調查來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家因為觸犯刑律而‘倒下’。”

  張遠煌指出,目前企業的法律顧問和法務部門,主要關注的是諸如智慧財産權等民商事法律風險,對刑事的法律風險往往疏于防範,“我們很少看到有企業家聘請專門的刑事法專家提供幫助,往往都是東窗事發之後找最知名的刑事法專家,找最知名的刑事法律師打官司,但這個時候為時已晚。”

  “風險橫跨國企民企”

  昨日,張遠煌以去年國企老總18起貪污為例,指出其中16起案件判處都在15年以上。“這種處罰力度已經跟殺人搶劫犯罪比較接近了。”他認為,國企老總代表國家管理資産,本身都是職務犯罪的高發人群,加之其直接管理的資産龐大,一旦觸碰法網,將遭受更為嚴厲的處罰。

  “而與國企相比,民企生存沒有壟斷地位,要充分競爭,所面對的刑事風險範圍也要寬得多。”張遠煌介紹説,在即將要發佈的2012年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中,收集的300多起案例經過分析,涉及77個罪名。國企老總涉及罪名最多的是受賄、貪污,民企老總幾乎所有都涉及。

  張遠煌認為,企業家實際面對的刑事法律風險正在逐漸加大,這種風險橫跨民企、國企,貫穿企業的始終。

  此外他還認為,由於有腐敗現象存在,一些企業家習慣“用錢消災”,這也導致對刑事法律風險的忽略。“國內的一些企業家長期遊走于刑事法律風險的邊緣,遲早要落水。” (記者張太淩)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